1965年, 第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65-06-10
  

  • 全选
    |
  • 王吉庆, 陆家兴, 刘守俭, 戴书琨, 刘汝祯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在海拔2300公尺左右的晚熟春麦和海拔1400-1500公尺以上的自生麦苗上越夏。根据自然地理区划、越夏特点和菌源传布作用等,初步将甘肃省的越夏地区划分为以下四个区:(1)陇东晚熟春麦及自生麦苗越夏区;(2)洮岷晚熟春麦及自生麦苗越夏区;(3)陇南半山地带自生麦苗越夏区;(4)天祝高寒山区晚熟春麦越夏区。这四个越夏区中以洮岷越夏区的菌源最多。
  • 周广泉, 林国光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晚疫病菌以薄壁圆孢子和厚垣孢子的形态存在于润湿的土壤中。保持侵染力的时间最长为75天。病种薯上的病原菌在pH 7.5、含水率17-22%的土壤中,保持侵染力的时间是90天。
    病原菌在各种液体中都能形成厚垣孢子。
    较低的温度和较好的营养条件能延长孢囊孢子的寿命和延缓厚垣孢子的形成期。
  • 林传光, 覃秉益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马铃薯植株上接种Y病毒,往往经过很久时间也不出现症状。偶尔发现茎部折断的植株在新生枝上表现明显的皱缩花叶症状。
  • 张明厚, 刘淑静, 吕文清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试验的三个品种对于三个晚疫病菌小种的反应看来,马铃薯各生育期的小种抗性十分稳定。对于能侵染的小种,各时期都能感病,没有免疫或高度抵抗的生育期;对于不能侵染的小种,各时期都同样地抗病,也没有抗性特别低而可被低一级的小种越级侵染的时期。
  • 袁甫金, 吕文清, 王淑娟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2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8-1963年调查研究证明黑龙江省小苹果黑星病病叶上的分生孢子全部不能越冬。在早春也没有发现带病的枝条,因此以菌丝在病枝上越冬、春天产生分生孢子的可能性极小。每年春天在去年病树的干枯落叶上能找到大量子囊壳及子囊孢子,经人工接种后侵染率都极高。空中孢子捕捉的结果是:子囊孢子出现在前,分生孢子的出现是在田间发病以后,两者相距半个月以上,说明所捕捉到的分生孢子是受子囊孢子侵染后产生的。可以得出结论:黑龙江省小苹果黑星病的初次侵染来源是子囊孢子。
    早期调查发病情况说明离地面越近的叶片发病越早,越重。初步认为,清扫落叶是减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 方中达, 许志纲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3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证明:X.oryzae不能利用硝态氮,对氨态氮的利用能力也很差。X.protypus的菌株O-722对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利用能力都很强。X.oryzicola、X.leersiaeX.protypus的菌株LS-9则介乎两者之间。若以蔗糖代替葡萄糖作碳源,则X.oryzae对铵盐的利用能力显著增强。X.oryzae对氨基酸等的要求较X.oryzicola严格。对X.oryzae生长最适宜的氨基酸是L-谷氨酸、L-门冬氨酸、L-脯氨酸和L-丙氨酸等,以L-谷氨酸最好。X.oryzicola适宜的氨基酸与上述相似,但是种类更多一些。因此,白叶枯病的发展与水稻营养状态之所以有密切的关系,这与白叶枯病细菌的营养特征有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对氮肥的反应不象白叶枯病菌那样敏感,可能是条斑病细菌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如白叶枯病细菌严格的原故。试验结果还指出,致病性强弱不同的细菌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同,接近于腐生的弱寄生性菌(X.protypus),对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利用能力都很强。因此,在一系列有亲缘关系的细菌中,随着致病性的增强,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也可能相应地更加严格。
  • 陈守常, 田泽君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2月和3月对14-17种病部和土壤进行三个病理检查,结果看出:1.炭疽病菌越冬场所主要在植株上部,而不是地面残落病部和土壤;2.病枝、病花芽痕、病叶芽和枯花苞等病部带菌率最高,产孢能力亦大。
  • 程瑚瑞,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定水稻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抗病性变化,发现最感染白叶枯病的品种,发病程度一般都随氮肥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比较抵抗的品种,发病程度虽然亦有所增加,但是幅度要小得多。品种叶片的蛋白质氮的含量,都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根据品种抗病性的强弱而不同,感病品种一般都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此较抗病的品种则在氮肥水平过高的情况下反而降低,或者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水稻品种对氮肥水平的生理反应是不同的,其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品种的耐肥性。水稻对胡麻斑病的反应,除品种农垦58以外,发病程度都是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与植株蛋白质氮量的高低呈反此,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无一定规律。
  • 濮祖芹, 沈淑琳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感染芜菁花叶型病毒和烟草花叶型病毒的油菜病株种子的种皮内带有病毒,种胚自未成熟到成熟始终不带病毒。
    烟草花叶型病毒在种皮内的存活期限长于芜菁花叶型病毒。烟草花叶型毒株61-16号,在"胜利"油菜病株种子的种皮内可以存活26个月以上;芜菁花叶型病毒存活期最长的一个毒株不超过25个月,最短的不到4个月。
  • 覃秉益, 田波, 林传光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北京,对于秋播的马铃薯接种Y病毒并不显著增加感染率和花叶型退化程度。在春播的条件下无病毒的实生苗后代植株一季内大多数自然感染Y病毒。
    盆栽试验证明降低夜间气温和土温、降低昼夜土温或仅降低夜间土温都有效地降低了春播马铃薯在自然和人工接种条件下Y病毒感染率。接种后1、3、5星期的检验结果表示,降低土温大大延缓了叶片内Y病毒的发展。因此推想,低温除了其他有利作用之外,会增强马铃薯对于Y病毒的抗扩展免疫性。
  • 梁平彦, 林传光
    植物病理学报. 1965, 8(1):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适宜的合成培养液中,所试验的各个疫霉种对于淀粉作为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极显著的差异。在分类工作中可以根据这一性状来鉴别疑难的种,特别是Phytophthora parasiticaP.palmiv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