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第1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1-03-10
  

  • 全选
    |
  • 李德葆, 王拱辰, 盛方镜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报道聚乙二醇处理提取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粗抗原,以制备抗血清方法。低速(4000rpm),或差速离心结合聚乙二醇(6%)和氯化钠(3%)处理所得抗原,即可制备得到专化性的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的抗血清。讨论了所得抗血清的反应结果。
    应用试管凝聚反应,琼脂双扩散反应和红血球凝聚反应测定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所试各种方法都还不能测定带毒黑尾叶蝉个体。
  • 张石新, 舒秀珍, 周桂珍, 傅仓生, 李振兰, 王丽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生物测试和电镜检查,明确小麦丛矮病的病毒感染寄主植物是小麦、春麦、燕麦、大麦、谷子、高粱、画眉草、大画眉草、牛筋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虎尾草等十二种。非感染植物是水稻、玉米、毛马唐、黑麦草及棉花。稗草和早熟禾待进一步研究。
  • 谢浩, 王志民, 李维琪, 尼沙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疆五家渠奇台黑芒小麦上分离到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致死温度60~65℃;体外存活期9~14天;稀释限点1:3000倍。人工接种可侵染禾本科植物,对接过种的非禾本科植物如灰藜、苋色藜、菠菜、甜菜、普通烟、心叶烟、枯斑三生烟、萹豆等不表现病状。用聚乙二醇沉淀和聚乙二醇沉淀、差速离心提取病毒,注入家兔体内,可形成相应的抗体,效价为1:128,1:1024,病毒颗粒为短棒状115~129×20毫微米。
    初步观察,病株上的麦种带毒率与种子的饱满程度、品种、感病阶段有一定的相关性。病株上的花粉与健株母本杂交的种子不带毒。
  • 王祈楷, 徐绍华, 陈子文, 张金岐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枣疯丛枝与花、叶畸变的症状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描述。病树根部的超薄切片和疯枝韧皮匀浆的部分提纯物在电镜下都检查到类菌原体(MLO)。健树的相应对照样品中未见任何病原物。试验表明:四环素族抗菌素对枣疯病有一定的疗效,少数病树经治疗后,外观康复,正常开花结果已维持两年之久。认为枣疯病是由MLO感染所致。
  • 周汝鸿, 曾大鹏, 陈维博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河南、河北两省多年多点对玉米小斑病流行进程的观察记载,共积累20个年次的病情系统调查资料,结合相应的气象数据,按照本病的流行规律,设计8个供选因子,用北京大学DJS-18型电子计算机进行逐步回归运算,分别推导出从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30天中期预测式和从7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60天长期预测式。
    所谓测报时间范围内相应时期的气象因素,在中期预报中为7月份的总雨量、总雨日、日平均温度等,在长期预报中为7、8两个月的上述气象因素。
    两个预报式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8125和0.6843,经用建立模型以外的多个实际病情对所得方程式进行检验,证明预测式有较高的可靠度。
    长期预报式可用做流行强度的趋势性预报,中期预报式可供确定防治适期的参考。
  • 田逢秀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三大棉种(海岛棉、陆地棉、中棉)鉴定区分枯萎病的不同菌系及其致病力,可把新疆棉枯萎病菌区分成吐鲁番菌系和莎车菌系两个生理型。前者只侵染海岛棉;后者对陆地棉、海岛棉均能为害。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吐鲁番菌系是棉枯萎病菌的一个新的生理专化型。
  • 陈永萱, 朱明德, 孙健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8年到1979年在江苏南京和扬州进行了大豆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花叶病毒病的鉴定工作。系统地观察了病害的症状。发病初期表现明脉,并发展为斑驳花叶,叶缘自下呈波纹状卷曲,以后出现皱缩或沿叶脉两侧呈泡状突起等症状。病株根系发育差,产生的根瘤少而小,并常常形成无绒毛的豆荚和褐色斑纹的种子,病株有恋青情况。
    病株种子的传毒率可高达58.1%。测定的6种蚜虫中有桃蚜(Myzus per-sicae)、大豆蚜(Aphis glycine),首蓿蚜(Aphis craccivera)、棉蚜(Aphis gossgpii)、菜蚜(Rhopalosiphuns pseudobrassicae)能传病,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不能传病。
    这种病毒的寄主范围很窄,测定的14种植物中只能侵染大豆,不能侵染其它豆科植物,也不能侵染烟草、心叶烟、千日红、百日菊、曼陀罗和小藜等。
    抗性测定的致死温度为65~68℃,稀释限点是1:2000~1:10,000倍,体外保毒期6天。
    用浸出法和磷钨酸负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为大小±750×13nm的线条状病毒粒体。
    根据以上性状,这种大豆病毒病的病原鉴定为大豆花叶病毒(SMV)属马铃薯Y病毒群(Poly virus group)。
  • 陈金堂, 李知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3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害栽培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lbosch.,f.hueichingensis Hsiao)的孢囊线虫,经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以及在地黄与大豆间的交互接种试验,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ines Ichinohe,1952)。本文报道了该线虫的主要形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该线虫在北京此区地黄上一年发生5-6代,平均土温24.5℃时完成一代约须27天;20.2℃时约须35天。干燥使孢囊中的卵和幼虫的生命力急剧下降。地黄根浸出液对幼虫孵化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轮作与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线虫的主要措施;D-D混剂处理土壤及热水处理繁殖材料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该线虫除为害地黄外,尚可侵染高黄芩、黄花毛蕊花、比利牛斯金鱼草、小叶野决明和歪头菜等药用植物。
  • 黄河, 程汉清, 徐天宇, 徐大雅, 霍守祥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六年来(1962~1967)鉴定了从张家口、黑龙江、甘肃、山西、内蒙、青海和北京等地收集的193株晚疫病菌。这些菌分别属于00,0,1,4,1.4,2.4和1.3.4七个小种。以小种4为最常见,其次为1.4,0与1.3.4;00,1,2.4都只发现过一次。张家口地区以小种4为主,占63.0%。1962年比较简单,1963、1964年增加了复杂小种1.4与1.3.4,而以后几年又恢复到原来的单纯为小种4的状况。黑龙江则以小种0为主,1.3.4也很普遍。青海、内蒙、山西为小种4,北京为1.4。甘肃则有小种4,1.4,和00。针对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的情况,作者提出了利用水平(田间)抗病性、有条件地利用垂直(显性基因)抗病性等相应的育种防病意见,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任欣正,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栽培的姜上发现有几种细菌为害,分别引起叶枯、软腐和蔫萎等症状,而一般所谓"姜瘟"是指为害最严重的萎蔫型细菌病害。根据江苏和山东两地姜瘟病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生长适温、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血清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的测定,并与番茄的青枯病细菌进行比较,证明引起姜瘟的细菌是青枯病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Ianacearum(Smith) Smith)。初步交互接种试验证明,姜瘟菌株与番茄青枯菌株的致病性有一定的差异,姜瘟菌株对番茄的致病性很弱;而番茄青枯菌株则不能为害姜。
  • 陶家凤, 李天春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报道在四川雅安采集的寄生于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箱霉属(Peronospora corda)的一个新种,命名为辣椒霜霉(Peronospora capssci sp.nov.)。
  • 白金铠, 侯天爵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报道寄生于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的叶片和叶柄、豆荚上缝裂壳孢属(Petrakomyces)的一个新种,并作了中文和拉丁文的描述。模式标本存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标本室内。
  • 研究简报
  • 高日霞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1):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枇杷胡麻叶枯病(Entomosporium eriobotryae Takimoto)及枇杷角斑病[Cerco-spora eriobotryae(Enjoji) Sawada]是福建枇杷苗木上的两种重要病害。当前病害有日益蔓延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