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 第1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1-06-10
  

  • 全选
    |
  • 赖星华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3~1979年间,在广西稻瘟病圃试验了11198个水稻品种。有一些抗病品种曾以人工接种测定.其中23个品种呈现稳定的高抗至中抗反应。
    试验结果表明,红脚占、砦糖、金围矮是广谱抗稻瘟病的品种。
    初步观测表明,叶瘟与穗瘟的抗病反应是相关的。
    文中讨论了对稻瘟病抗病性的类型,未发现范德普兰克(1968年)描述的对病原的所有小种反应一致的水平抗性品种。
  • 梁训义, 陈宣民, 陈楚和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报道小麦品种感染赤霉病的程度差异及其有关因素。
    温室试验,在麦穗终花期分别对残留于颖外的花药;残留于颖内的花药;无残留花药的子房上,进行接种。三种处理的赤霉病发生量之比,浙麦1号(感病)为15:58:31,苏麦3号(抗病)为4:18:13。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显著;两品种均以外露花药上接种的处理发病最轻,颖内接种.有残留花药发病加重,尤以浙麦1号为明显;两品种始病后的病情扩展速度有异,苏麦3号表现扩展慢、穗轴不受侵害。因此,一个品种的穗部全部颖花中残留花药比率低,是减缓初侵染病程的性状;小穗和穗轴组织减缓病情发展,是抗扩展性状。具备两者,则相对抗性较为稳定。
    室内外对普通小麦品种不同成熟阶段的接种试验表明,抗病品种具有感病期短、乳熟期的抗性明显增强和接种后发病盛期较晚等特点。
  • 舒秀珍, 张石新, 周桂珍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丛矮病毒对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有害影响,表现在:使带毒若虫历期延长5.3天,羽化前死亡率比无毒虫高一倍以上,并有3.3%的不羽化个体;使雌虫产卵前期延长1.4和3.5天,产卵天数少8.2和11天,寿命缩短6.5和15.4天,日平均产卵量少1.9粒,每头雌虫平均产卵量少95.4和107.7粒。病毒对子代无影响。
    获得丛矮病毒的介体表现抗御低温能力差,如在田间、不加温的温室越冬,长期在0~-4℃及-16~19℃、-21~-24℃各3小时的低温处理,带毒虫死亡率比无毒虫高25~35%。对湿度敏感,在RH 50% 24小时后带毒虫死亡率比无毒虫高10%。耐饥五天,春天带毒若虫死亡率比无毒虫高20%,夏天带毒成虫死亡率比无毒虫高25%,而雄虫耐饥力又比雌虫要差。
  • 苏悌之, 陈秀道, 贲桂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禾谷类穗腐病系指由穗螨传播的真菌性白穗病。穗螨和真菌之间为专一性的共生关系。螨传播病原菌并刺激菌株生长;菌为螨的食物,并为螨提供适宜的生境。穗螨和真菌这种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又受寄主植物、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本文是穗螨与病原真菌共生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
  • 林国光, 周广泉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2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土壤中存活的病原菌,能凭借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地移动,在试验室的条件下,最远可横向移动15厘米,在田间的自然条件下,可移动20厘米,但是在土壤下层的病原菌,不能向土面移动。
    在土壤中的病原菌,有可能被中耕除草,特别是培土起垄等栽培措施,将土壤中的病原菌,翻到土壤表面,直接接触或被雨水溅泼到寄主植株的下部叶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侵入并形成数量较多的中心病株。
    据理推测:这种初侵染途径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视的。
  • 吕文清, 张明厚, 钟兆西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发生的大豆褐斑粒是由大豆感染大豆花叶病毒的黄斑株系和顶枯株系等所致。人工接种上述病毒证明了这一点。种子斑驳的严重度与植株发病的严重度有某种相关性。
    病株所结种子并不一定全部为褐斑粒。褐斑粒或病株所结无病状种子都可以传病,带毒种子产生疫苗的多少视环境条件、大豆品种及病毒的株系而异。
  • 任欣正,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姜细菌性叶枯病是生姜上的一种新病害,在我国发生较普遍。根据病原细菌在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和致病性等方面的测定,我们认为姜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细菌是Xanthomonas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Xanthomonas Zingibericola n.sp.
  • 李国玄, 裴美云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作者研究西瓜花叶病毒除侵染葫芦科作物外,还在苋色藜上形成枯斑,桃蚜可作为传毒媒介。病毒的长度为600~700mμ的线状分子等特性,引起北京西葫芦花叶的病毒应属于西瓜花叶病毒——WMV-2。
  • 王淑琴, 于洪军, 陈仙华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4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七黑斑病"在云南省文山州各县,广西省靖西等县三七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为20~35%,严重达90%以上,是造成三七产量和种子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经鉴定该病系Alternaria panax Whetz侵染所致,是我国三七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
    本病原菌能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孢子发芽适温为18~24℃,在温度18℃和相对湿度80%接种,潜育期为5~7天,在温度20℃和相对湿度90%以上,潜育期相应缩短。
    该病于3月三七出苗发生。高温多湿雨季蔓延快,为害重。
    采取综合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发病中心病株,喷退菌特、代森铵、代森锌、百菌清、炭疽福镁等农药,有显著防效。
  • 钟兆康, 高雅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杨树病斑上分离所得的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经室内外的人工接种试验,均能诱致发病,产生与自然罹病相同的典型症状。室内人工接种保湿时间以10~14天较为适宜,接种最适温度为24℃~28℃,温度低于13℃不发病。该菌对阔叶树中的柳树、刺槐、核桃均有致病性。不同杨树种及品种对该菌的抗病性测定结果,白杨派的种及品种较抗病,其中尤以新疆杨最抗病;青杨派、黑杨派×青杨派、青杨派×黑杨派的派间杂种最易感病,其中尤以青杨、小青杨、北京杨感病最重;黑杨派的品种为中等感病。
  • 苑健羽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落叶松褐锈病[Triphragmiopsis laricinum(Chou) Tai],是由落叶松拟三孢锈菌引起的一种叶锈病。现已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一般70~80%,重病区可达90%以上。病原菌能为害各种落叶松,以苗期和落叶松人工幼林较为严重。
  • 研究简报
  • 叶华智, 袁绍明, 竹节云, 沈言章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11(2):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肥料和播种密度对小麦赤霉病穗腐发生的影响,过去报道很少。Muntcanv (1972)报道,过量氮和不适当的氮、磷比例会加重赤霉病。原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1961)报道,关于磷、钾等因素对赤霉病的影响,还未能作出肯定结论。我们于1976~1977年研究了这些因素对赤霉病穗腐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