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1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3-06-10
  

  • 全选
    |
  • 高锦梁, 邓峰, 翟惠琴, 梁训生, 刘仪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8年以来,在内蒙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发现了一种甜菜新病害。地上部表现叶片黄化、枯斑坏死、沿脉黄化坏死等症状;地下部表现次生侧根异常增生。根据鉴别寄主的症状,病株根部多粘菌(Polymyxa betae)的寄生和病毒形态及粒子长度分布特征确定内蒙所发现的这种新病害即国外报道的由Polymyxa betae传带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所致的甜菜丛根病。
  • 徐绍华, 莽克强, 黄传贤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感病的聚合草茎部的超薄切片及电镜观察,以及四环素药物防治等手段,对聚合草矮缩病的病原物进行了研究。在韧皮薄壁细胞中,观察到大量的圆形、椭圆形及正在分裂状态的类菌原体颗粒,大小约为60~400毫微米,可见清晰的双层膜结构,厚度为9毫微米,在筛管细胞中还观察到,与球形颗粒混杂在一起的大量丝状体,略为螺旋形长约600毫微米。
  • 王崇仁, 吴友三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9-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辛核盘菌,Sclerotinia asari Wuet C.R.waug,是核盘菌属的一个新种。它能为害细辛的根、茎、叶、果等各个部分发生毁灭性的菌核疫病。它的主要寄主是细辛;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均与S.sclerotiorum不同。菌丝体无色,有分隔,宽3.0~7.5微米。菌核大小差异很大,较大的为17~30×20毫米;较小的为0.4×0.3毫米。一颗菌核可萌生子囊盘1~9枚,子囊盘鲜褐色,直径为3~20毫米,柄长5~70毫米。子囊棍棒状,无色,10.25×165.0×7.5~10.0微米。子囊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10.0~17.5×4.3~7.5微米。附着胞球形,无色,直径3~5微米。并做了中文与拉丁文的形态描述。
  • 吴纪昌, 陈刚, 邹桂珍, 张铁一, 刘春坛, 许亚贤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0年至1981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我国玉米大斑病菌存在着两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和生理小种2号。病菌标样采自辽宁、广西、浙江、陕西、黑龙江等地玉米大斑病菌共105个标样,病菌经分离培养接种在具有Ht1、,Ht2单基因抗性寄主以及多基因抗性寄主上。测定结果证明:接种在具有Ht1、Ht2单基因抗性寄主上表现为褪绿斑的菌株,属于生理小种1号,其毒力公式为Ht1Ht2/O (有效抗性基因/无效寄主基因)。接种在具Ht1单基因抗性寄主上表现有毒力产生萎蔫斑,而对Ht2鉴别寄主表现无毒力产生褪绿斑的菌株属于生理小种2号,其毒力公式为Ht2/Ht1
    目前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2号只在辽宁发现,尤以丹东地区出现频率较高。
  • 徐来升, 牛宏舜, 黄素珍, 郑礼, 王鸣歧, 蔡同润, 杨仁根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2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崇明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上分离到一种病毒,经鉴别寄主测定,在青菜(B.chinensis)、芜菁(B.rapa)上为系统花叶,千红日(Gom-phrema globasa)、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上为局斑,不侵染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黄苗榆(N.tabacum)、黄瓜(Cucumis sa-tivus)。电镜下,病叶组织细胞内观察到风轮状内含体;病叶浸渍液和纯化的病毒制剂中都可见到均一的线状粒体,长660~740nm,宽12.5~15nm。对流兔疫电泳和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与其抗血清产生专一的沉淀线。温度钝化点为55~65℃,稀释终点10-3,体外保毒期2~3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得该病毒的衣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5,000,氨基酸残基数226个。鉴定结果认为它为芜菁花叶病毒崇明分离株(TuMVc.M)。
  • 李明远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3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梁霜霉病(Sclerospora sorghi)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病害。目前国内尚无确切的报道。作者在北也门重新描述了当地的病害症状与病原,研究了该病的流行与防治。明确病害的初侵染主要靠土壤中的卵孢子。高梁幼苗出土时即可被害,田间出现少量系统病株。在适合的条件下,病株产生孢子囊进行局部侵染,并使病害逐渐扩展至全田。早期的局部侵染可转为系统性侵染,大大加重了高梁的受害程度。生长后期局部侵染减少,系统病株叶片破碎,向土中散出大量卵孢子,为次年流行提供了初侵染源。当地海拔800~1800米的山区,孢子囊和卵孢子均可对高梁造成严重的损失。在当地高梁霜霉病流行的气象要素是:日平均气温25℃至29℃,日平均相对温度56%以上,月结露日期多于18天,累积月降雨在30毫米以上。全年仅12月至次年4月间的气候条件不利于病害的流行。在当地玉米主要被土壤中的卵孢子侵染为害。病害的流行往往与降水量有关,一般苗期积水的田块,病害较重。高梁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虽中国的品种材料一般较感病,但也有一些抗病的材料。
  • 景学富, 杨竹轩, 张愈学, 李学章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桂花腐病菌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上,展叶后4~5天即可出现褐色小班,经6~7天后病斑可扩展到病叶的1/2~2/3。天气潮湿时,在病斑上生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新梢上,初生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当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新梢上部萎蔫枯死。在幼果上,落花后10天左右幼果果面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果实变成暗褐色脱落。
  • 梁继浓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4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红麻主产区广西、安徽、浙江、辽宁等省区病株分离或搜集得到了44个菌株。自1980年6月到1981年8月,在红麻品种越南一号、粤红一号、塔什干及玫瑰红麻的玫瑰茄等寄主上,先后在田间或温室进行了三次接种鉴定。44个菌株鉴定的结果初步表明:我国红麻炭疽病菌较肯定的有一号、二号两个生理小种,并未发现有其他小种;两个小种中以二号小种分布广泛,为目前我国红麻炭疽病菌的优势小种。
  • 郑元梅, 林增富, 朱哲大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5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8~1981年采集54个县市小麦病穗标样,单孢分离获1081菌株。经室内外综合鉴定明确本省引起小麦赤霉病的致病病原有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雪腐镰刀菌[F.nival (Fr.) Ces.],本色镰刀菌(F.concolor Rg.),弯角镰刀菌(F.camptoceras Wr.&Rg.),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硫色镰刀菌(F.sulphureum schecht Sacc.)和燕麦镰刀菌草类变种(F.avenaceum var.herberum)。其中禾谷镰刀菌分离频率最高,占绝对优势,分布遍及全省。7个种致病力测定,F=10.48,F> 0.01,不同种致病力差异极显著;禾谷镰刀菌、弯角镰刀菌和硫色镰刀菌致病力最强。
  • 研究简报
  • 吴明藻, 燕嗣皇, 胡贵棋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De.f.sp.triticiem Marchal)是贵州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是有历史性的,对小麦造成减产达10~30%。近年来,在四川、湖北、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
  • 李永顺, 朱文华, 张庆勤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2):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们对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及我国部分麦区生理小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将情况简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