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9-10
  

  • 全选
    |
  • 杨本荣, 马巧月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在1980~1981年,通过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接种,试测了36属70种禾本科植物和棉花等9种双子叶植物。根据病状和回接结果,57种禾本科植物感染,所试双子叶植物均不感染。
  • 何世川, 林代福, 张克勤, 薛丽娥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34℃,最适为10~17℃。分生孢子离体后在2℃ 5天,7~17℃ 3天,20℃ 2天都还有侵染力。分生孢子在0~100%的湿度下都可以萌发,湿度愈大萌发率愈高,尤以在水面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侵入寄主的湿度必须在65%以上,湿度愈大发病愈重。分生孢子在pH2.2~12.4的范围内都可以萌发,以pH4.2~7.7最适。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强裂的杀伤作用。在直射阳光下分生孢子的寿命比散光和黑暗条件下短。分生孢子荫发必须要有充足的氧气。光照能促使分生孢子的形成。在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形成有昼夜变化的规律,白天形成的孢子数比夜间形成的孢子数约大3倍。分生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力15公里以上,传播的有效高度大于979公尺。
  • 谢联辉, 林奇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稻簇矮病株或带毒昆虫的榨出液,注射于Nephotettix cincticeps体内,依其日后对稻苗的侵染力,测得水稻簇矮病毒(RBSV)的致死温度为60~70℃,稀释限点为10-4~10-5(病叶榨出液)或10-3~10-4(带毒虫榨出液),体外存活期为4~5天(在4℃下)或2~3天(在22℃下)。
  • 研究简报
  • 胡炳福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20-44,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尾松赤落叶病[Meloderma desmazierij(Duby) Darker=Hypoderma desmazierii Duby=H.brachysporum(Rostr)0,Kuntze]是我省近期严重发生的病害,为害幼林新叶,尤以15年以下者受害最重,3年出苗和35年大树也有受害,引起年叶枯落,多年感病导致全株死亡。经调查,分布于我省4个地(州、市)39县,严重被害率100%、感病指数74.90、死亡率15.2%,平均树高减少34~54%、胸径减少34~52%,每年每亩损失木材0.259~0.263立米.
  • 吴方城, 徐绍华, 彭学贤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2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害华南番木瓜的病毒以番木瓜科(Caricaceae)和葫芦科(Cucurlitaceae)中若干植物为寄主,范围狭窄。病毒的稀释终点为10-2~10-3;热灭活点为50~55℃;体外存活期为8~16小时。病毒颗粒长约600~800nm、宽约10~15nm的略为弯曲的细丝。在感病番木瓜组织的细胞内,电镜观察到典型的风轮状内含体(pinwheel inclusion body)。病毒具有马铃薯Y病毒组成员的典型特征,可认为是国外报道的番木瓜环斑病毒的中国株系,初步命名为华南番木瓜环斑病毒。
  • 王小凤, 田文会, 邱并生, 裴美云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北京郊区的向日葵环斑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一个黄瓜花叶病毒的毒株(简称CMV-RS),其寄主范围广及11科的37种植物,除能系统侵染几种菊科植物外,还能侵染多种葫芦科和茄科植物,以及蚕豆、大豆、油莱、玉米和蓖麻等。
  • 张良皖, 曹信稳, 刘秋芬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37-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室内熏蒸试验,甲醛对根腐病的效果,只有暂时的抑制作用,但不能致死。将甲醛灌入不消毒土,根皮内的病菌大部分存活;若将甲醛施入不消毒土、病菌全部死亡。显然可见这是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起重要影响。
  • 朱培坤, 陆妙康, 王鸣歧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感染长叶车前花叶病毒的心叶烟叶片和青菜叶片,分别经丙酮处理后封埋于含该病毒抗血清的琼脂糖凝胶内(抗血清4%),过夜后,在凝胶内均出现乳白色沉淀。健叶同样处理,无沉淀发生。该方法不必进行组织研磨、切穴和抗原的化学处理,因而检测程序简化。
  • 阮义理, 金登迪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4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麦黄花叶病的病状是黄色花叶,有时叶片生短坏死条斑,植株矮缩。寄主仅大麦属(Hordeum spp.)8种。小麦属(Triticum spp.)17种,山羊草属(Aeoilops spp.)11种,黑麦(Secale cereal)和燕麦(Arena sativa)等40种禾本科植物不感染。
  • 研究简报
  • 沈菊英, 陈作义, 彭加木, 吴自强, 何云昆, 何光闾, 徐守蓉, 昌世翠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云南水稻橙叶病的病状、传播方式、介体昆虫种类及传毒特性等的观察研究结果前已作了报道。唯病原未作研究。
  • 严敦余, 王智发, 裴美云, 谢德贞, 王小凤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3年,1979在云南和福建调查烟草病害时发现烟草曲叶病。当地俗称"龙头病",群众反映这种病害早经存在。
  • 王铨茂, 许红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征集了本院玉米育种组选育和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及部分亲本,研究玉米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抗病性与其叶内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关系,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抗病性鉴定的依据。此外,初步探索玉米叶内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的诱导因素。
  • 张石新, 舒秀珍, 孟莉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3):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灰飞虱是小麦丛矮病毒病的传毒介体。1969年yamada和Shikata报道过丛矮病毒可在灰飞虱虫体内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