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3-12-10
  

  • 全选
    |
  • 范怀忠, 张曙光, 何显志, 谢双大, 刘朝祯, 周亮高, 朱东, 刘显荣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新发生的水稻瘤矮病于1981~1982年在广东湛江地区的信宜、高州和化州县发生流行。室内用叶蝉接种2叶龄的稻苗,在10~11月广州温室温度约为土9~23℃下,潜育期为13~28天,主要症状为病苗矮缩,叶片浓绿色,叶背及叶鞘上长有若干个淡黄绿色近圆形小瘤(0.1~1.2毫米直径)。病毒粒子球状,直径约60毫微米。昆虫介体为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 Motsc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 Uhler.)。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a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不能传病。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ce Distant.)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tsch)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电光叶蝉的最短获毒饲育期少于24小时。潜育期在平均室温22~23℃下为13~24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认为本病与泰国和马来西亚报道的水稻瘤矮病相同。
  • 蔡文启, 彭学贤, 莽克强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小麦花叶病发病严重,大面积地威胁小麦生产。作者曾对病叶做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并初步鉴定该病之病原为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本文报道了进一步从生物学、病毒的形态、理化性质、血清学以及分子杂交等方面鉴定的结果。
  • 曹功懋, 李成栋, 晋淓, 刘洪涛, 韩润亭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8~1981年研究选出长白6号、京引127号和BL73个品种为吉林的辅助鉴别品种,加上全国7个鉴别品种,组成了一套适合于吉林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初步拟定了吉林小种命名方案。在此基础上将吉林存在的5群11个中国小种,进一步划分为29个吉林小种。ZG1J0、ZF1J0是全省的优势小种,ZG1J1、ZG1J-2、ZF1J1、ZF-1J2是正在引起推广品种长白6号、京引127号丧失抗性的危险小种,ZD3J6是值得重视的小种。此外,还基本查清了省内各地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区系和分布情况,可供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参考利用。
  • 研究简报
  • 阮义理, 金登迪, 许如银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20-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已知小麦丛矮病由灰稻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但对灰稻虱的传毒特性了解较少。兹将我们1979~1981年的研究结果简要报道如下。
  • 伍尚忠, 徐羡明, 刘景梅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分析了23个东南亚和华南(广东)稻白叶枯病菌株在5个中国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反应。无论按病斑反应型或斑长平均值衡量,均可将这些菌株划分为Ⅰ、Ⅱ、Ⅲ、Ⅳ及Ⅴ等5个不同菌系群。其中以Ⅳ及Ⅴ群为强毒菌群,Ⅴ菌群能使抗病品种"IR26"丧失抗性,Ⅲ、Ⅳ、Ⅴ三个类型菌群在东南亚和我国广东省都存在。试验结果还表明了菌株间致病力、品种间抵抗力和菌株与品种间(Ⅴ×Ⅰ)的互作反应极显著,茵系的变异性是菌株与品种间互作的结果。试验结果还初步认为我国华南沿海籼稻区的白叶枯病菌系在致病力反应上较近似于东南亚。此外,由于Ⅳ菌群是广东地区的优势种群,同时毒性更强的Ⅴ菌群已经出现,因此在抗病育种的策略上,目前除仍以育成具Xa 4抗性基因品种为主外,从发展趋势看,必须及早考虑开发和评价具有抵抗Ⅴ菌群的抗性资源和选育相应的抗性品种。
  • 敬甫松, 李兴谦, 徐昌能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27-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引入聚集度指数(I;C;Iδ和M*等)及平均拥挤度~平均密度系数的测定方法研究了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纹枯病株和丛的分布是:分布的基本成份是聚集的(α>0),即有明显的成团性。而集群内的分布是均匀的(β<1)。
  • 张景宁, 许东, 刘仲健, 邓丽珍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木麻黄丛枝病病枝的筛管及伴胞中发现类菌原体,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发现类立克次细菌、类菌原体多态形,大小为45~300nm,单位膜厚约7.5nm;类立克次细菌多态型,大小为114~762nm×1000~1760nm,膜壁厚22~28nm。并观察到菱纹叶蝉的唾腺中存在类菌原体;短头叶蝉唾腺中存在类立克次细菌。在健株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病原体。
  • 赵学源, 蒋元晖, 邱柱石, 苏维芳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柑桔裂皮病(exocortis)是以枳、枳橙和檫檬作砧木的柑桔树的严重病害,它的病原是一种类病毒[4]。有的毒系引起砧木部树皮纵向开裂或翘裂,植株矮化,树势衰退;有的毒系仅引起植株矮化。此病除了嫁接传播外,亦通过修枝剪等与韧皮部接触传播。病害的鉴定,以利用指示植物为主。敏感的指示植物是Etrog香橼的USDCS 60-13选系和亚利桑那861选系[1、2]。此外,亚利桑那861-S-1选系更为敏感[3]。它不仅适用于鉴定一般毒系,亦适用于鉴定弱毒系。防治措施以通过茎尖嫁接脱毒或鉴定选择无病母树繁殖无毒苗木为主,亦要注意防止通过工具等的田间传播。
  • 孙谷畴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罹致花斑叶病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叶子的离体叶绿体的DCPIP光还原活性显著地较健康叶子的低。当加入人工电子供体二苯卡巴肼能提高DCPIP的光还原活力。罹病叶子的离体叶绿体对DCMU的抑制敏感。在远红光照射下,罹病叶子离体叶绿体的554nm吸收降低的变化较健康叶子的显著为低。可能表明花斑叶病的侵染降低番木瓜叶子的叶绿体光还原活性,影响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罹病叶子离体叶绿体细胞色素b565的光诱导吸收变化相似于健康叶子的离体叶绿体。花斑叶病的侵染对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链无显著的影响。
  • 梁平彦, 陈开英, 奚仲兴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北京、上海、福建收集生长正常与异常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子实体及菌丝进行病毒提取及电镜观察。在感病蘑菇子实体中找到多种病毒颗粒。球形病毒颗粒直径32~34毫微米较常见,直径25及70毫微米颗粒偶尔可见。两种棒状颗粒,一种是20×130毫微米,中心有一条宽的槽;另一种是19×350毫微米,中心有槽,外形与烟草花叶病毒相似,荷兰有过报告。还有长为110~160毫微米的棍棒状颗粒,一端圆形膨大直径35~50毫微米,和一种具有尾状物的颗粒。这两种颗粒和Lesemann,Albouy在超薄切片与提取液中发现的严重的蘑菇病害相关的棍棒状,多态性病毒形态相似。
  • 研究简报
  • 赵宜谦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4):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证明,病菌变异是引致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而且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早在50年代Stakman,E.C.等即已发现,小麦锈菌小种内尚有生物型(Biotype)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