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4-06-10
  

  • 全选
    |
  • 赵兰波, 王焕如, 赤国彤, 才铁成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指出了斯塔克曼(Stakman)等建立的研究禾谷类锈菌生理分化的概念和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改用以河北省的叶锈菌测河北省的小麦品种,来直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试验用了来自河北省的叶锈菌菌株86个,分别测河北省的主要推广品种、将推广或参加区域的品系和抗源共24个。
  • 魏宁生, Huth W.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多种方法对雀麦花叶病毒德国株系(BMV-G)及英国株系(BMV-E)粒子的提纯及RNAs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分别以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及两相酚提取法为佳。聚丙烯酰胺凝胶(PAA)电泳证明BMV-G具有5个RNA组份,比BMV-E (代表典型株系)多一个RNA-3a,其分子量为0.52×106,介于RNA-3及RNA-4之间。另外变性及不变性RNAs分子量的测定结果也基本相同。薄层电泳分析指出BMV二种株系RNAs的碱基比也基本一致,同于Paul及Huth的报道。经34% CsCl平衡等密度离心得知BMV-G及BMV-E均具有4种粒子组份,其中最重的粒子的浮力比重值分别为1.3513及1.3534,而最轻的则分别达1.2993及1.3045。
  • 吴全安, 梁克恭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79-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玉米小斑病菌的寄主范围,国际上曾发表不同看法的文章。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我们在温室人工接种条件下,分别用小斑病菌O与T小种接在14个属的24个种或品种的禾本科植物上,以玉米作对照寄主。试验结果表明,除了草地早熟禾、法兰西黍外,均能产生病斑。病斑平均面积不超过1平方毫米。在大多数供试植物上,O小种病斑的数量和面积均比T小种为多而大。其中白茅、虎尾草、升马唐、纤毛鹅冠草、稗子是过去没有报道过的。
  • 徐绍华, 蔡文启, 彭学贤, 莽克强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对山东省崂山地区获得的自然感病的小麦病叶进行了电镜的观察和研究。指出在早春时节小麦返青以后很快开始显示症状,沿叶脉出现短的褪绿色条纹,植株生长受阻,矮缩,黄化以至不能抽穗。该病毒粒子为细长的杆状,长度120~270nm,直径为18~20nm。值得注意的是在狭窄的胞质区可经常见到聚集的病毒颗粒,其中大部分病毒附着在膜结构上。当横切时病毒颗粒呈电子透明的空心,围绕这个空心周围是一个着色很深的直径约为10nm的核酸环,围绕这个核酸环周围是一个密度不大的蛋白外壳。病毒颗粒的聚集大多与很多弯曲的管状物的形成聚集相伴随着。也看到了完全由病毒颗粒所组成的晶体状聚集物。根据以上所述,该病原鉴定为土传小麦花叶病毒。
  • 罗宽, 黄声仪, 王国平, 王国馨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9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保存的4个单孢分离菌后代再分离若干单胞菌株,接种子国内7个鉴别品种上,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种。从6个单孢分离菌再分离的后代单孢菌株,分别对13个抗病品种作致病力测定,各后代单孢菌株仅对少数品种的致病力是一致的。从27个品种的小病斑或个别大病斑上分离的病菌,回接原品种后,有11个分离菌对原品种不致病。这些结果说明大多数分离菌对许多品种的致病力是易变的,只对少数品种的致病力保持相对稳定性。作者认为进行抗性遗传和抗性机制研究需要的致病力稳定分离菌,只能根据其对供试品种致病力的稳定性来选择,而不能按一组鉴别品种来选择。
  • 冷怀琼, 刘襄成, 沈言章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95-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用不同温度、湿度、pH、光照对柑桔炭疽菌的不同分离系作单因子和复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次生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3~27℃,最适pH值为6~7,在相对湿度为100%时产孢率最高,需要一定的营养。光对次生分生孢子形成的作用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在25℃以上产孢率最高的是黑光与黑暗交替和黑光的处理;温度在25℃以下时产孢率最高的是连续24小时的荧光处理。次生分生孢子形成必需要光。复因子试验的结果表明主效因素为温度,产孢率最高的最优组合为全黑暗-015-查彼培养液-pH8-水-25~29℃及先昼后夜-011-1%蛋白胨液-pH6-水-20~23℃。
  • 朱培坤, 陆妙康, 王鸣歧, 吴葵秋, 赵新乾, 王垂鼎, 郁洪亮, 夏禹农, 孙永珍, 金国雄, 沈青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10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市郊,由于蔬菜病毒病的危害,而使蔬菜生产受到较大的损失,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经研究,马铃薯Y病毒群的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是严重危害上海市郊县蔬菜的一个病毒。
  • 杨宝君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107-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全国的不同地区采集的15种植物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按照国际根结线虫协作组综合鉴定方法,对每种病原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花生、葡萄、唐松草(均采自北京)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北方根结线虫;月季根结线虫病的病原(北京)有一种是北方根结线虫,另一种是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泡桐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河南禹县)也属于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烟草(河南郑州)、番茄(湖南长沙)、西瓜(湖南长沙)、白菜(江西南昌)、萝芙木(广西南宁)和栀子(广西南宁)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在广西南宁采集的美登木根结线虫病病原有一种是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另一种是爪哇根结线虫;黄瓜(北京)和柳树(广西桂林)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都属于爪哇根线虫;在广东海南岛采集的青皮象耳豆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是国际上没有报道过的新种,定名为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 戚佩坤, 潘雪萍, 刘任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113-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荔枝霜疫病病原菌在11~30%均可形成游动孢子囊,在22~25℃时,孢子囊产量最高,孢子囊在8~22℃间均能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但在26~30℃时萌发则形成芽管。在8~16℃间的萌发率最高。游动孢子的形成在14℃下只需20分钟,10℃下只需30分钟,游动孢子从形成至释放在14℃及10℃下所需时间分别为10分钟及20分钟。荔枝霜疫霉在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中,都要求高湿度,否则不能危害,在高湿条件下,此菌在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在18℃下只需5分钟便可侵入。最适扩展温度为25℃,在25℃下,潜育期不到1天,在18℃下为2~3天,在11℃下可延长到7天,在30℃潜育期虽短,但产生的孢子囊数量很少,出现期只有1天。危害荔枝果的接种体主要是游动孢子,荔枝结果期间的5月,多连雨天,病原菌的再侵染频繁,可能是荔枝霜疫病在广州地区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
  • 研究简报
  • 钟兆康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面广,危害性大,是发展杨树人工林的主要威胁。但是,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种类很多,其中杨树疡壳孢溃疡病(Dothichiza populea Sacc.et Briard),是欧洲、美洲、近东各国杨树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 胡吉成, 谢淑仪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丰富,病毒病是主要病害,发病早,危害重,又是栽培大豆病毒病的感染来源。野生大豆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类型较多,其毒原种类尚不清楚。
  • 李永顺, 朱文华, 邱志弘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2):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外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比较深入,已经分析了很多品种具有的抗性基因,并确知其所在位置。而且还利用了近等基因系于研究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