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4-09-10
  

  • 全选
    |
  • 《植物病理学报》编辑委员会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29-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的建立,已历三十五寒署,而今屹立于东方,朝气磅礴。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形势大好;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欣欣向荣;社会治安,日趋宁谧。
  • 王金生, 韦忠民,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30-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国内近年来受到重视的病害,局部地区危害严重。通过对几种有关细菌的细菌学和致病性比较研究,认为国内发生的水稻基腐病是由菊欧氏杆菌的一个菌系引起的,在细菌学性状和致病性方面与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 (Sabet 1954) Vactoria,Arboledaand Munoz]相似。
  • 朱有釭, 宋佐衡, 刘晔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35-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了高感、中感和中抗3个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的玉米单交种作对丝黑穗病感病的苗龄、器官年龄和组织年龄三方面的差异比较。3年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抗病性差异不表现在感病苗龄的长短不同上,主要表现在器官和组织的感病时期长短不同上。抗病的品种表现在器官和组织的感病年龄上比感病品种上短。这种差异可能实质上反映了细胞生理老熟速度上的差异,由于其同时表现于器官和组织,因此很可能起抗侵入和抗扩展双方面的作用。
  • 研究简报
  • 裴美云, 谢德贞, 邱并生, 王小凤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4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十年代,我们在研究粟红叶病时,曾与禾谷类作物的其他病毒作了比较。根据寄主范围和传染方法等特性,它与大麦黄矮病、甘蔗花叶病较为相近。
  • 陈子文, 张凤舞, 田旭东, 张金歧, 王祈楷, 史春霖, 马俊才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41-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多年试验表明:土壤、花粉、种子均不传病,病叶汁液接种以及病健树根系在地下的自然接触也不传病;人工嫁接虽可传病,但枣树繁殖一般不通过嫁接,因而不是自然传病的途径。经过对在枣树上活动害虫的系统调查,1980年于河北玉田选常见的11种叶蝉进行了传病实验,证明橙带拟菱纹叶蝉(Hishimonides aurifacialis Kuoh)、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lhler)和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 sp.)均能传播枣疯病。从接种发病的实生枣苗维管束和媒介叶蝉的唾液腺的超薄切片中,都检查到枣疯病原类菌原体。鉴于这三种叶蝉普遍存在于北方枣区。因此,认为是枣疯病在北方枣区自然传病的主要媒介。
  • 谢联辉, 林奇英, 王少峰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47-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人工接种发病的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株茎叶的榨出液,以低速离心(4000rpm)结合聚乙二醇(PEG)的方法所得部分提纯的病毒,进行家兔免疫注射制备抗血清,结果以注射后3~4周的效价最高,可达1:4096,α-最适比值为1:13。应用这种方法制备成的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RRSV)的抗血清,进行了水稻矮缩病毒(RDV)病株与RRSV病株的鉴别诊断和RRSV毒源寄主的检测。结果证明,具卷叶、缺刻的RDV病株确非RRSV复合感染所致。毒源寄主测定表明,在供试的7种田间常见杂草中,有5种表现为阳性反应;经生物学回接证实,5种中有蟋蟀草、水蜈蚣和游草3种能成功地将RRSV传给水稻而引起发病。
  • 研究简报
  • 赖传雅, 李隆华, 黄治远, 邓大林, 范世澳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52-152,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病在四川省只是局部甜橙产区发生,为了查明病害在川南地区的发生规律,为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72~1974年每年在富顺县怀德镇蔬菜社果园选定7~9年生实生甜橙20株共400枝新梢,观察春、夏、秋梢自抽芽到老熟的叶溃疡发病规律。
  • 黄传贤, 覃秉益, 奚仲兴, 莽克强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53-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自然感病的哈密瓜上分离到的烟草坏死病毒(TNV),其寄主范围较广,在藜科、苋科、豆科和茄科一些植物上呈局部坏死反应,并在葫芦科一些植物上呈局部坏死斑和系统花叶症状。病毒的热灭活点为90~95℃,稀释限点10-5~10-6,体外保毒期在10天以上。病毒颗粒呈六角形,直径约25毫微米。提纯病毒的紫外吸收,最高260毫微米,最低为245毫微米;沉降常数为94s。从病毒提取的核酸的紫外吸收,最高为260毫微米,最低234毫微米;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核酸分子量为1.4×106;病毒蛋白的分子量为2.75×104。经血清学试验,该病毒与烟草花叶病毒的A型和D型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而与黄瓜坏死病毒的抗血清无沉淀反应。
  • 梁平彦, 陈开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59-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山东泰安及烟台地区的小麦全蚀病菌中提取到两种类型颗粒,一类是球形至多边形的病毒颗粒,直径在22~45毫微米之间,多数为27~32毫微米;另一类是棒状颗粒,长度为40~185毫微米×16毫微米,平均108×16毫微米,提取的球形病毒具有核蛋白的典型吸收光谱,最大和最小吸收值的波长分别在260毫微米和240毫微米,A260/240=1.24,A260/280=1.62。以烟台株病毒制备的抗血清,分别与烟台及泰安株病毒在琼脂免疫双扩散中作用均产生沉淀线,表明二者具有共同的血清型。烟台株病毒经苯酚抽提后的核酸样品最大吸收波长是260毫微米,最小是230毫微米,经聚丙烯酰胺-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为两条迁移率相近的带,表明此病毒有两个基因片断,在分类上属于需要两个dsRNA片断才能复制的等轴dsRNA真菌病毒。其外壳蛋白经测定含分子量70,000的多肽。<>br从浙江、湖北等11个省(市)的12株全蚀病菌中均提取到了病毒,比较了各菌的菌落颜色,生长速度和病毒浓度。
  • 辛哲生, 熊春兰, 张永华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65-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蚕豆疱疱病是川西北高原春蚕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面积约6万亩。罹病茎、叶起疱,一般因病减产20%左右。病原为巢豆油壶菌(Olpidium viciae)。巢豆油壶菌及其所致病害发生于日本,我国尚属初次发现。该菌寄主范围广,易见的自然寄主为蚕豆、豌豆和歪头菜。在人工接种下,除可侵染大豆、菜豆、箭舌豌豆、兵豆等多种豆科作物外,也能侵染油菜、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黄瓜、南瓜、莴苣、菠菜、荞麦等作物。以病株残体内的休眠孢子囊在土内越冬,翌春萌发侵入寄主,在寄主细胞内形成游动孢子囊,通过出管释放单鞭毛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潜育期13~18天。游动孢子亦起配子作用,结合形成双鞭毛游动合子,以合子侵入。后期在寄主细胞内形成休眠孢子囊。
  • 郭景荣, 陈永萱,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75-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2年5月,从南京郊区豇豆花叶病植株上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物C-1,接种试验的结果证明,它可以侵染12种豆科和藜科植物。它在豇豆上引起系统花叶、叶片卷曲、明脉和畸形等症状。它在苋色藜、昆诺藜和蚕豆上表现为局部病斑。体外抗性测定,失毒温度55~6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1~2天。病毒极易摩擦接种传病。桃蚜、棉蚜和豆蚜都能传染这种病毒。人工接种的豇豆病株,在花器的各个部分、幼嫩的豆荚组织和末成熟的种子内都带有病毒。病株上采收的种子传毒率可达8.1%。病毒存在于种子的胚和子叶内,种皮内没有测到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长700~750纤米。病株叶片表皮细胞内有纺锤状的内含体。免疫电镜和SDS~双扩散法测定,病毒分离物C-1与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的抗血清呈阳性反应。根据以上这些性状,病毒分离物C-1可鉴定为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中的豇豆蚜传花叶病毒。用微量沉淀法测定,病毒粗提纯液制备的抗血清的效价为1:512。SDS-双扩散法测定,南京地区严重发生的豇豆花叶病中,85~86%是由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引起的。从福建、山东、辽宁等省采集的样本中,也证实这种病毒在豇豆上普遍发生。
  • 研究简报
  • 刘梅娟, 李世昌, 邢云章, 马凤茹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83-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参锈腐病是人参最重要的一种根病害。国内外人参产区均有发生。
  • 蔡凯, 薛全芳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86-187,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1年以来,我们对不同生育期中稻的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的条件进行了系统观察,本文报道的就是对该病流行条件观察的结果。
  • 朱培坤, 奚可权, 陆妙康, 王鸣歧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88-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曾分别报道胶棉膜凝集反应和反向炭末凝集反应测定植物病毒。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我们将反向炭末凝集反应在胶棉膜上进行,从而建立了胶膜炭末凝集反应测定法,具体实验过程报道如下。
  • 赖星华, 宋文学, 高汉亮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14(3): 190-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6~1982年从广西78个县、市征集并分析出827个单孢有效菌株,在中国鉴别品种上可区分为7群55个小种。广西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主要小种16个(A1,B1,B9,B11,B13,B15,C1,C9,C11,C13,C15,D1,E1,E3,F1,G1,)总频率达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