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6-03-10
  

  • 全选
    |
  • 肖悦岩, 曾士迈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近距离传播,在已有的单项传播、圆形传播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模拟某一较短时间(数小时)内多风向、变风速共同作用所致的子代病害椭圆形传播模型。它是统计该段时间内的主风向及相应的侧方向风和反方向风,以其风速之比确定椭圆形分布的长短轴半径的比例以及分布中心在长轴上的位置,建立一种偏心椭圆锥体模型。其横截面为一个个椭圆,椭圆轨迹可模拟病害的等密度曲线,高度代表病情,锥体体积可模拟病害总量。
    把组建的子模型已有的时间动态模型串联或结合起来,组建了病害时空动态综合模型"XRZD-2"。
  • 王振中, 林孔勋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描述病害发展的数学模型Logistic、Gompertz和Weibull函数对花生锈病(Puccinia arachidis Speg.)的系统调查数据拟配方程。结果表明,花生锈病发展的曲线描述以Weibull函数最好,Gompertz函数次之,Logistic函数又次之。利用所组配的方程及其导函数方程,计算了花生锈病流行期间病叶率和严重度达0.5,5,10,20,30,40,50,60,70,80,90%的期望天数和期望发展速率。结果表明,播种后锈病的发生在秋花生中较春花生为早,其发展速率则在春花生中发展较快。这些参数也表明,Gompertz和Weibull函数所得的结果较接近,而Logistic函数在病情小于0.05和大于0.6时,有偏高现象。文中所计算的各给定点的期望天数和期望增长速率,可供一般测报工作作为参考。
    本文就锈病发展过程的曲线拟合,讨论了非线性模型经线性化后其可决系数R~2的虚假增高现象,从而提出,在进行模型拟合程度的比较时,应用非线性剩余平方Q和作为比较标准更为合理。
  • 周广和, 张淑香, W. F. 罗乔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采自我国内蒙古丰镇县13个春小麦病株标样进行4种蚜虫连续传毒比较,不同温度饲毒和接种试验,薄膜饲毒,2种蚜虫成若蚜传毒比较和血清学酶标试验等,明确我国内蒙古丰镇县小麦黄矮病毒株系为由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效传播的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对于这个株系,禾缢管蚜与玉米蚜是不能传播的。这种株系在我国冬麦区春麦区都有分布。
  • 蔡祝南, 许泽永, 王东, 于善立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花生上分离到的花生轻斑驳病毒(PMMV),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花生矮化病毒Mi株系(PSV-Mi)所制备的抗血清,从中提取IgG、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花生种子,在花生种子中不程度地都检测出带有PMMV、CMV、PSV病毒,而且有复合带毒现象。经催芽的花生种子子叶、胚芽及胚根分别用PMMV和CMV免疫制备的抗体进行检测,花生的上述三部分均带有PMMV和CMV病毒,且胚芽中病毒量最高。萌发种子及未萌发种子的子叶无论从带毒率还是病毒含量上均看不出明显的差异。ELISA间接法由于直接利用商品酶标抗体,简化了试验程序,利于对种子带毒进行快速检测。
  • 许东, 赖文姜, 范怀忠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广东省12个县、市采集了20个桑青枯菌株进行血清学反应、生化反应、寄主范围、烟叶浸润反应、酪氨酸酶活性、致病性、溶源性和菌落特性等试验,并按前人的研究方法划分为相应的血清型、生化型、小种、致病型、溶源型和菌落型等,但这些分型相互间无一定的联系。根据血清学反应的结果,我们把20个桑青枯菌株和花生、番茄、木麻黄和马铃薯等青枯菌株总共划分为8个血清型,桑青枯菌的20个菌株分属于4个血清型。这些桑青枯菌株与花生、番茄和木麻黄等青枯菌株的血清学关系比与马铃薯青枯菌株的关系较为密切。据此我们认为青枯菌种下的分类应以血清型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在血清型下,依次为生化型、小种和致病型等。
  • 夏俊强, 王清和, 严敦余, 朱汉城, 郑继发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莴苣花叶病在山东普遍发生,其中以泰安等地比较严重。苗期和发棵前期发病的损失最大;人工接种证明,3叶期和7叶期感染的病株全无食用价值。在测定的15科63种植物中,有4科14钟植物表现感病。种子带毒率为1-2%,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感染的病株种子带毒率有很大差异,开花后发病的植株种子不带毒。室内测定,萝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棉蚜(Aphis gassypii)和大戟长管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均可传毒。桃蚜取食15秒钟即可获毒或传毒,单头蚜传毒率为40%左右,获毒1次可连续传毒2-3株。
  • 白容霖, 王子权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Zinss) Scholten]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在1-5年生外观无病斑的参根内,是普遍带有潜伏的锈腐病菌,参根的带菌率和潜伏侵染点值,随根龄的增长而增高。3年生人参的根系中,主根对锈腐病菌的感染率最高。春季移栽3年生参根、盆栽鹿粪和50%禾穗胺600倍侵根,均对该病菌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刘秀娟, 李继勇, 杨业铜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五年来,通过对外表无任何症状和无伤口的健康芒果果实进行了分离培养、接种及贮藏试验证明了在我国海南岛地区,芒果也存在着真菌的潜伏侵染。除发现了两种炭疽菌外,还发现为色二孢菌和交链孢菌等真菌的潜伏侵染。在不同气候类型区,潜伏侵染的真菌种群及数量有差异。潜伏侵染的真菌大量存活于果皮和果蒂部位。
  • 研究简报
  • 王玉贤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52-5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君子兰软腐病是君子兰花卉最重要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茎、叶。发病后轻者影响生长,失去观赏价值,重者全株毁灭。
  • 吴家琴, 薛召东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结线虫病是我国红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经4年在湖南、浙江、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红麻主产区调查和鉴定,病原线虫有下列3个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是优势种,其在湖南阮江县砂壤土麻田1年可发生4代。文中并对最佳施药期作了讨论。
  • 研究简报
  • 尤国信, 邓健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0年从小麦发病的茎秆上分离到病菌,并对小麦等多种植物进行了致病力测定。
  • 张鹏麟, 任芝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1):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蓝矮病是由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innaeus)带毒传播的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