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6-09-10
  

  • 全选
    |
  • 何明, 张成琬, 罗显芝, 廖佩言, 刘景西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8-1981年用12个品种(系)、共30个组合,其中包括国际公认的抗性品种IR26、IR36,观察这些代表品种杂交后代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结果指出:(1)抗性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相对遗传进度进展较快,表明抗性可早代选择;(2)抗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且GCA:SCA的比值较高,显示加性基因占优势;(3)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方向明显。抗性亲本为负值,感病亲本为正值;(4)特殊配合力效应有正有负,方向性不明显;(5)抗性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较大,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小,证明抗性亲本品种有较稳定的遗传效应。以上结果对抗病育种正确选配亲本将有一定意义。
  • 研究简报
  • 陈其瑛, 孙文姬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34-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在于进一步查明我国棉花枯萎镰刀菌对高温的耐受力,以及利用这一特性在区分种、型中的意义。
  • 李国玄, 赵长生, 谢浩, 田波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35-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1-1984年对新疆主要瓜产区的病毒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可归纳为6个病毒类型。除1类型尚需进一步鉴定外,其他5类型分别属于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二号(WMV-2)、南瓜花叶病毒(SqMV)、烟草坏死病毒(TNV)和甜瓜叶脉坏死病毒(MVNV)。在大流行的1983年WMV-2和CMV,WMV-2和SqMV,CMV和SqMV以及WMV-2、SqMV和CMV的混合侵染率比1982年为高。各类型病毒的侵染率在不同地区也有较大的变化。
  • 张敦华, 陈延熙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39-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菌丝融合分类法将分离和收集到的71个双核丝核菌分为7个菌丝融合群,CAG1-CAG7。这7个菌丝融合群与日本Ogoshi等人的有关研究相比较,分别等同于他们的AGD、AGBa、AGA、AGG、AGB(O)、AGK和AGF。用土壤覆盖培养法诱导了CAG5的6个分离物在室内产生有性世代,测定结果表明它们皆属于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各融合群分离物的形态、生理和分类学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
  • 王振中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45-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模糊数学进行植物病害流行学方面的研究可能具有较大的潜力。在已有的多组可靠数据上,把与流行事件有较大关系的因子作为论域的元素,并建立隶属函数,按实际情况将流行事件划分为若干等级并组建各等级的代表子集,然后,利用已建立的隶属函数和代表子集,利用模型识别方法判断该事件在某时刻的可能情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利用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率和小麦赤霉病流行两实例对本法进行验证,准确度都较高。
  • 张明厚, 吕文清, 钟兆西, 王人元, 李永镐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51-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植株的生育时期,对大豆花叶病的发展程度和危害性,有明显的影响。单叶期最感病,抗性随着生育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单叶期潜育期最短、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开花、结荚期后感病,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黑龙江省大豆田出现的蚜虫中,大豆蚜、桃蚜、玉米蚜、棉蚜均能传播SMV,蚜虫最早出现于6月上中旬,高蜂为7月中下旬,大豆花叶病田间传播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以后,8月为传播盛期,观察圃病害传播初期,病株有明显的梯降分布。与对照区呈鲜明对比,说明除早期形成的病苗外,没有其他的自源侵染,病害传播距离不远,多数在5-15米内,少有超过25米的,垅间和逆风向传播距离更短,种子带毒形成的病苗,在流行中起主导作用。蚜虫传播发生晚,主要引起种子斑驳。
  • 研究简报
  • 贾中和, 邱荣芳, 汤斌, 贾菊生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河子农学院余俊杰在石河子地区发现了棉花白粉病。他将此病录在《科技通讯》,石河子农学院,1982,(1) 35-43,"石河子地区作物病害调查"一文中。
  • 王昌明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61-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1983-84两年中,用赣W-2和赣S-3两白叶枯病菌株分别接种8个杂交水稻组合的亲本、F1、F2和F3代的结果表明,各抗病亲本所具有的抗W-2菌株的基因数目和作用方式均与其抗S-3菌株的基因数目和作用方式相同。就对W-2或S-3菌株的单一抗性来说,早36具有2对显性抗病基因;VT34-1具有2对互补的显性抗病基因;IR26和3624-33都具有3对互补的显性抗病基因。
    在VT34-1中,有1对基因既控制对W-2菌株的抗性又控制对S-3菌株的抗性,另外2对基因则分别控制对这两菌株之一的抗性。在早36中,抗W-2菌株的2个独立基因分别与抗S-3菌株的2个独立基因连锁,其配子重组值为13.3%,基因重组值为6.887%。在IR26和3624-33中,抗W-2的菌株的3个独立基因均与抗S-3菌株的3个独立基因连锁,但它们的配子重组值和基因重组值均无法估计。预料同时选择对W-2和S-3菌株的抗性非常容易。
  • 杨家书, 吴畏, 吴友三, 薛应龙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69-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MN7213,中抗品Jup73的Atd "S",中感品种S12-Nb及高感品种Vilela Mar.在幼苗3叶期用沈阳地区采集的小麦白粉菌(毒力公式为4/1,2,3a,3b,3c,5)接种。接种后12小时,各抗、感小麦品种均出现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峰,但抗病品种酶的活性峰较高,为感病品种的两倍,持续时间也较长,达48小时;而感病品种酶的活性峰则迅速降低,24小时即接近于正常水平。接种后48小时,抗病品种出现木质素前体阿魏酸量的增加峰,而感病品种至72-96小时才出现阿魏酸的增加,且增加量较小。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亦不相同,它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有着正相关性:高抗品种增加0.327%;中抗品种0.284%;中感品种0.132%,而高感品种仅0.11%。此外伴随着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增加绿原酸(苯丙酸类代谢一种酚类植保素产物)也迅速积累,但不同抗病性的小麦品种积累的时相和量有所不同,抗病品种在接种后48小时即出现绿原酸的增长,较感病品种早48小时,而最高增长量是前者为3.30微克/毫升,后者只有1.35微克/毫升。上述结果表明小表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与苯丙酸类代谢的定速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有着密切关系,并通过代谢产物绿原酸和木质素的增加得到表达。
  • 刘元凯, 刘栩平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75-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心叶烟(Nicotana glutnosa)上接种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一个分离物,随接种的苗龄和培养温度不同,出现枯斑的类型和数量不同。3叶期接种,在20℃和25℃条件下培养,全部出现典型系统枯斑。6叶期接种后遮光24小时,培养在30℃下,则全部出现系统轮纹枯斑。3叶或6叶期接种,培养在35℃下,接种后25天内,多数植株出现系统枯环,而无其他类型枯斑。试验反映了不同条件下出现不同枯斑类型的趋势及其演变。从而为利用心叶烟鉴别植物病毒病的毒原种群明确了接种和培养条件,有助于鉴定的准确性。同时也反映出应当寻找其他指示植物代替心叶烟来做TuMV株系鉴定的指示植物。
  • 陆哲云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79-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如何进行抗瘟育种,尤其对如何进行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如不主张重氮施肥,不主张长期灌水等,对指导今后工作有一定值价。
  • 王金生, 董汉松,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3): 185-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大白菜种子置于培养皿内的滤纸上发芽。滤纸用不同浓度的洗涤与不洗涤的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ar Dye)悬浮液,离心上清液,培养基浸出液和灭菌生理盐水浸润。在25℃下培养26小时后,用细菌悬浮液处理的幼芽发病率为8-95%不等。病苗生长量为对照(用生理盐水处理)的17-80%。扫描电镜观察的结果指出,接种后病原细菌首先在根毛区发现,以后才在伸长区和成熟区发现大量病菌。成熟区表皮细胞与细胞交界处的细胞壁有被分解的迹象。在幼苗的导管及其附近的薄壁细胞内均发现了病原细菌,检出率分别为16%和3%。在病苗组织内和幼根表面的病菌可产生微纤丝。病苗幼茎经压气处理24小时后,对其断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菌可将导管的外壁与纹孔膜分解而使导管解体仅剩螺蚊加厚部分或呈网孔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