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6-12-10
  

  • 全选
    |
  • 杨永林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193-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日本东北大学农学研究所(仙台市),采集兰花野百合(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花叶病标样,经病毒提纯和蔗糖梯度密度分离,获得一种病毒分离物,该分离物的比重与CMV相近。经电镜鉴定和病组织超薄切片观察,该病毒的颗粒形态、大小及在细胞质和液胞中的病毒结晶体也与CMV相似,初步认为属CMV病毒组成员。但经琼脂免疫双扩散抗血清试验,该病毒的沉降线与PSV(落花生矮化病毒)的沉降线完全融合。还初步测定了寄主反应,也基本与PSV的寄主反应一致。因此,认定Crotalaria sessiliflara L.花叶病的毒病原是CMV病毒组的Peanut Stunt Virus(PSV)病毒(落花生矮化病毒)。
  • 裴华, 凌忠专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197-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两套鉴别品种,即中国鉴定品种和日本的清泽品种,对丹东地区水稻瘟病菌小种进行鉴定。用中国品种把80个单孢分离菌分成12个小种,用清泽品种将83个单孢分离菌分出成34个小种。当地优势小种是日本的307小种和中国的ZF1小种。在丹东现在明确了病菌侵染的抗病基因是Pi-ta2
    高抗又高产的品种中花8号和中花9号,对多数小种是高抗的,但对日本小种577.3和577.7易感染。这两个小种在丹东地区出现的频率较低,因此中花8号和中花9号这两个品种在1-2年之内,不会丧失抗性。
  • 研究简报
  • 陈其瑛, 孙文姬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04-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全国主产棉省棉枯萎病株上分离筛选的12个代表菌株,在海岛棉,陆地棉和中棉3个棉种、9个品种上新做接菌试验证明:大多数菌株可以侵染海岛棉和陆地棉。
  • 苑健羽, 李连芝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05-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落叶松褐锈病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锈寄生菌[Darluca filum(Biv.)Cast.],寄生在褐锈病菌冬孢子堆上。它的分生孢子萌发喜低温,萌发温度范围2-27℃,适温4-12℃。不同营养液对分生孢子萌发速率各异,5%葡萄糖及蒸馏水滴中萌发率较高,2.5%硫酸铵液滴中不萌发。pH值对分生孢子萌发也有影响,pH9萌发较好,偏碱性pH9下不萌发。
    锈寄生菌对褐锈病菌有较强的杀伤性能,被寄生的冬孢子以上失去发芽力且逐渐破碎乃至消失。因此,它将为落叶松褐锈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和可能。
  • 葛莘, 张明厚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1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影响大豆花叶病毒种子传毒及种子斑驳的有关因素,以及种子传毒与种子斑驳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传毒率的高低受大豆品种,大豆花叶病毒(SMV)毒株,大豆感病早晚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对种子传毒还存在交互作用。供试的12个大豆品种中,传毒率最高的为47%,最低的为25%;包括SMV Ⅰ,Ⅱ,Ⅲ号3个株系群的8个毒株在东农64-3513上传毒率的变化范围为1-33%,在抗霉2号上的变化范围为9-48%;大豆在开花以前感染SMV,种子传毒率可达45%,开花以后感病,种子基本不能传毒。
    种子斑驳率因大豆品种,SMV毒株不同而异,并受品种与毒株交互作用的影响。种子斑驳既不代表种子带毒,也不代表种子传毒;从感病植株上采收的大豆种子,其斑驳种子与非斑驳种子的传毒率基本相同(P>0.05),因此,不能从种子斑驳率预测种子传毒率。
  • 张超然, 吳汉章, 汪智渊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19-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紫鞘病是我国南方稻区生产上的一个新问题,发生面广,为害较重。经1978~1984年的研究,找到了引起紫鞘的病原茵是Acrocylindrium oryzae。带菌种子是本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保存在干燥状态下的病稻草也有传病作用,稻田后期的某些虫、螨,可以传播病菌。紫鞘病病原菌的主要侵染方式是系统侵染。水稻孕穗期喷雾接菌,也能形成紫鞘,但注射法伤口接种时,大多形成虎纹斑烂鞘。因此,紫鞘是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又一种典型症状。病菌生长与产生孢子的适温为25~30℃。孕穗期接菌,其潜育期:30℃为1天,25~28℃为2天,23℃为3天,19℃为4天。
  • 研究简报
  • 景学富, 张愈学, 杨竹轩, 李学章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24-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着重报道山楂花腐病[Monjlinia johnsonii(Ell.et EV.)Honey]防治技术。
  • 罗宽, 王国平, 黄声仪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25-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3年我们在湖南醴陵县白兔潭乡进行稻瘟病试验时,在水稻叶片上发现一种明显不同于稻瘟病的病斑。
  • 段永平, 陈寊, 王金生,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27-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禾谷类作物细菌性褐条病是我国局部地区禾谷类作物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通过对几种有关细菌的致病性,细菌学性状和DNA中G+C含量的比较研究,认为发生在我国的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由Pseudomonas avenae Manns引起的,供试的黍、粟和稗细菌性褐条病菌都属于P.avenae;小麦上的细菌性褐条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的一个致病变种引起的。此外,还从看麦娘上分离到一种国内尚无报道的水稻细菌性鞘褐腐病菌Pseudomonas fuscovaginae Tanil et al.。
  • 研究简报
  • 郭麟瑞, 张秀华, 覃秉益, 田波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35-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6年Kaper等发现,有些黄瓜花叶病毒(CMV)中除含有CMV基因组RNA1-4外,还含有1种可伴随CMV复制的RNA5,称CMV卫星RNA,它的存在能够改变CMV在各种寄主上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还能干扰CMV-RNA1-4的复制,降低植株内病毒浓度。
  • 刘淑绮, 李同庆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38-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芽叶枯病菌(Phoma Camelliae Pass)是1887年在意大利巴马的山茶小技上发现的。
  • 校迎宪, 黄河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39-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5种含有和不含R-基因的马铃薯品种的块茎[阿奎拉(R1),抗疫白(R1),疫不加(R3R4).卡塔丁(r)及紫山药(r)]在不同块茎发育期和贮藏期(成熟前1个月不经贮藏,成熟期收获后在4-6℃下贮藏0,1,2,3,4,5个月)用3种晚疫病菌小种(小种0,1.4和3.4)接种,检查块茎的反应型和用气相色谱法测日齐素的积累量。结果是马铃薯各品种与其对应小种的反应型保持相当的稳定,不因未经贮藏或经不同时期贮藏而改变。然而日齐素的含量,在未经贮藏的块茎即使是不亲和反应也没有或很少有日齐素积累。只有在1个月的贮藏以后,含R1基因的品种不亲和反应组合的日齐素含量比亲和反应组合为高。可是,在对所有小种都亲和的r基因品种也测到很高的日齐素浓度,如紫山药/小种0的日齐素高达134微克/克鲜重,而抗疫白/小种0也只达到107微克/克鲜重。所以未能得出日齐素的积累和不亲和性有密切的直接相关的结论。
  • 马存, 张弘
    植物病理学报. 1986, 16(4): 245-2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枯萎病病株的级别(x)与单株皮棉产量损失百分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回归式表示:y=-1.1+24.74x
    枯萎病田间群体病指(x)与皮棉产量损失百分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回归式表示:y=-5.3851+0.9062x
    病株相邻的健株有明显的补偿作用,病级越高补偿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