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7-09-10
  

  • 全选
    |
  • 任欣正, 张建华,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29-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青枯菌的无致病力产细菌素拮抗菌nOE-104番茄根表和体内的定殖能力及其对致病菌LE-101的抑制作用.浸根和茎部针刺接种试验结果表明:nOE-104可以在番茄根表定殖,并且能进入部分番茄植株体内沿维管束扩展.拮抗菌nOE-104菌液浸根处理后5天,nOE-104在番茄根表的数量稳定在104~105(CFU/主根),两周以后其数量逐渐下降.浸根处理后5天,nOE-104在番茄体内的数量稳定在105~106(CHU/克组织)。番茄苗用拮抗菌nOE-104菌液浸根后移栽,然后再在土壤中添加致病菌LE-101处理的植株,其根表和体内的nOE-104对LE-101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研究简报
  • 何家泌, 张忠山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34-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白粉病近年在我省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一定损失,研究明确主要品种抗白粉性的遗传行为,提高抗白粉小麦育种的效能,是一项急待开展的工作。本文简述了1983-1985年间我们对4个抗原品种在田间接种下进行抗白粉遗传研究的部分结果。
  • 姚耀文, 石磊岩, 胡旭, 程远大, 韦成明, 孔祥兰, 王恩柱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35-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群体损失,病指为5.0-53.0时,皮棉损失率为7.60-38.53%.
  • 王世伟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苹果银叶病菌[Stexeum Puxpuxeum (Pexs) Fx]以菌丝体在树体木质部越冬,开春后随液流动而扩展。夏秋季节在病死枝干或残椿上形成子实体。
  • 特邀专题评述
  • 舒秀珍, 沈淑琳, 王树琴, 陈燕芳, 李晓芹, 许宏冠, 王会芳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1984-86年,在我国南北10大城市调查并采集病样,经生物学、血清学和电镜鉴定,分离到4种常见病毒,即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蚕豆萎蔫和仙人掌x病毒,它们在观赏植物中的自然寄主分别为.
  • 商鸿生, 杨渡, 李振歧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1-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试小麦种子用干拌法施药,在一叶期接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毒性小种,用整叶透明染色方法研究三唑酮拌种对条锈菌叶部侵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初生吸器形成开始,三唑酮对吸器产生和菌落扩展表现出多方面的影响.拌种植株叶片中条锈菌侵染菌丝的生长和分枝严重受阻,吸器母细胞和吸器形成显著减少,菌落亦不再进一步分化,多数侵染点还出现寄主细胞坏死。这些组织病理学变化与抗病品种的过敏性坏死反应很相似.
  • 谢联辉, 林奇英, 黄如娟, 周仲驹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5-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5年冬至1986年夏,先后三次深入潭州和平潭的水仙主产区,进行了病毒病的病情调查、采集各种症状类型的毒样47个,经单斑分离纯化,获得5个分离物,回接于水仙脱毒苗和各种鉴别寄主植物的无毒苗上
  • 特邀专题评述
  • 蔡凯, 薛全芳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5-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1-1985我们对中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
  • 研究简报
  • 夏俊强, 辛玉成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6-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莴苣花叶病(Lettuce Mosaic Virus)是莴苣上一种重要病害。几年来在病毒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泰安和莱阳两地进行了病害发生和防治的田间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 李怀方, 雷新云, 裘维藩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47-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种生物测定系统中对比TNS-83与萘乙酸、赤霉酸和激动素的生理活性,证明NS-83确实具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某些生理功能,但又不完全相似于这些激素.在它的组分中可能存在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控制物质,值得深入研究.对于这些生理活性与植物病毒病害控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赵建晔, 程建武, 段明华, 房丽君, 王呜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52-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粉病菌(Powdery Mildews)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它寄主广泛,分布普遍,是花卉及观赏植物常见的病害。
  • 特邀专题评述
  • 张礼银, 钟露霞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52-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稻曲病是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水稻穗期病害,近年来急剧上升,发生普遍,造成稻谷严重污染,影响产量和品质.
  • 张凤如, 殷恭毅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53-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采自江、浙、黔、川、滇等省部分产桔区的病叶进行分离培养和接种的研究,证明上述各地都有柑桔脂点黄斑病发生。本病症状初呈黄斑,后转为脂斑,有时可进而转变成褐色小园星。病原菌为柑桔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 Whiteside),无性阶段为柑桔灰色疣丝孢(Stenella citri-grisea (Fisher) Sivanesan),其主要形态特征与J.O.Whiteside报道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桔脂斑病病原菌基本相同,但接种后表现的病状有所差异。病菌的假囊壳产生在落地将朽的病叶上,子囊孢子起着初侵染作用;发生在落叶上的分生孢子数量很少,看来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在培养基上可产生较多的无性孢子.接种表明,病菌从寄主的气孔侵入,潜育期1~2个月以上,其长短与柑桔品种有关,在江苏太湖桔区,此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翌年4-9月间落叶上产生子囊孢子传播侵染,春、夏、秋、梢的新叶均可受害,以春梢叶片被害最重.
  • 赵云琴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60-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君子兰细菌性腐烂病是南京地区新近发生的一种病害.此病分布吉林、湖北、四川、江苏等地.
  • 特邀专题评述
  • 张联顺, 卢同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60-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薯瘟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已在我省45个(县)(市)发生为害,我们于1979年用"普薯125"与"南灰3号"杂交育成"闽抗329"。
  • 华致甫, 白金铠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61-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粱花黑穗病(Ustilago Kenjiana Ito)是我国高粱上发生的一种病害,对产量影响轻微。冬孢子萌发适温是25-30℃,在水滴里萌发率最高,最适pH是6.0-6.5。在不同营养液里以酵母汁及花粉汁里萌发率最高,在人工培养基上病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是5.9.碳源以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果糖里生长最佳。氮源以蛋白胨和天冬素生长最好.菌瘿黑冬孢子变褐后不经休眠即可萌发。冬孢子在室外可存活一年半,在土壤里经一冬便丧失生活力,室内能存活三年.以冬孢子接种土壤和种子均未发病,属于花器局部侵染,当年侵染当年发病的非系统侵染病害.冬孢子在高粱孕穗或尚未开花的小花护颖与外颖缝隙中侵入子房,而不是在开花期或开花后侵入,也不是从柱头、花柱或其它部位侵入,当年尚能重复侵染.
  • 王沛有, 曾士迈, 张万义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6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试用遗传学方法去区别水平抗病性,将平原50、陕西蚂蚱麦、农夫198和E23等品种,分别与高感品种燕大1817杂交.F1抗性表现接近于中亲值;F2单株抗病性呈连续分布。由此可见,这些品种的抗病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可能为水平抗病性.农大139和络夫林10号在本试验中,其抗病性为单基因遗传,符合其垂直抗性表现。
  • 许志纲, Alan J Cockbain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73-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江苏浙江等地的蚕豆苗上出现的红褐色环斑或白色斑驳症状.经鉴定是芜菁花叶病毒侵害的结果.在病组织中的病毒粒体为弯杆状.长度750-800nm。摩擦接种在苋色藜上,接种叶上出现大块黄色枯斑,直径约3毫米,顶叶系统感染,在克氏烟、芜菁、油菜上为系统花叶.在蚕豆苗上的症状,视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在有限生长的品种上多为红褐色环斑.在启东蚕豆上多为白色斑驳,豆荚上也可出现变色斑。对病毒的提纯方法作了改进,用冻融的20%蔗糖溶液可代替常规的10-40%蔗糖梯度液,精提纯的效果相同。
  • 研究简报
  • 袁嗣令, 孙福生, 麻左力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7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桐油为我国传统出口物资,二次大战前我国桐油占领国际市场,近年来出口锐减,除国外竞争原因外,病害问题成为生产中突出因素。四川桐油主产区涪陵专区油桐黑果病近年日趋严重,许多乡区造成绝产,对农民经济收入引起重大损失。
  • 黄大昉, 吴奎华, 陈彩层, 彭于发, 陈光明, 陈善铭, 周嘉平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78-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et Sorokin) Shoem.)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麦区发生较重。生产上缺乏抗源,常规方法也尚未选育出较好的抗病品种。
  • 苏开君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79-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杉苗叶片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e)侵染后,在受害程度不同的寄主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细胞质.高尔基小泡和质膜的结构、大小及内含物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相对没有损害的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膨胀、细胞质变浓、凝聚和出现质膜体。这一现象是细胞对病原侵入的反应,其细胞壁成份,厚度和胞质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与抵抗病原侵入有关.
  • 研究简报
  • 杨竹轩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83-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楂僵果病是辽宁、吉林部分地区的主要病害。流行年份如不防治可造成严重损失,甚至使山楂绝产。
  • 赵新平, 张端品, 谢岳峰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85-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成株抗性品种(简称成抗品种)苗期感病阶段和感病品种接种后,病菌在叶片内扩展和繁殖速度快,叶片内部组织变态,导管内菌量多、菌体形态正常;成抗品种成株抗病阶段和全生育期抗病品种(简称全抗品种)与此相反,病菌在接种叶片内扩展和繁殖速度慢,叶片内部组织结构正常,导管内菌量较少.并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物质,将病菌包围,菌体形状不规则,这些物质在健康叶片、成抗苗期接种叶片和感病品种病叶的导管中未观察到,其形成似乎与品种抗性表现有关系.
  • 研究简报
  • 周茂繁, 卫杨斗, 周胜德, 赵纯森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3):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薯块根组织受病原物的侵染或经有害化学试剂(如HgCI2)的处理,均能诱发产生一类呋喃类萜植保素。虽然人们对这类物质中主要成分——甘薯酮能阻碍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作过报导,但对感病后甘薯块根中的这类呋喃类萜合物的活性,没有进行广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