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1990年3月,从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大麦(浙农大5号)、小麦(浙麦3号)以及麦田土壤中,分离鉴定到Pythium.dissotocum,P.irregulare,P.polypapillatum(国内新记录),P.spinosum和P.ultimum等5种腐霉。接种试验表明,分离到的5种腐霉对供试大、小麦都能致病,引起根腐、根尖变褐和坏死、第一片叶卷曲,抑制植株生长,造成植株各部不同程度的矮化和变短。
在沈阳,从表现丛枝症的草莓、春香和宝交早生品种上,分离到新发生的类菌原体(MLO)。用小叶嫁接法测定指示植物草莓EMC和UC-10均能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witchetbroom),病叶变小,颜色变浅。将病叶经固定和包埋后,制成超薄切片,于电镜下观察,可见到在韧皮部组织内有大量球形、椭圆形及哑铃形,并具有单位膜结构的类菌原体。用四环素处理病株可减轻症状。
温室测定结果:拟粗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ius)接种量在每100cm3土壤100~1000条的条件下,接种30天后棉苗生长量比无线虫对照苗显著降低(P<0.05)。抗枯萎品种86-1在单接枯萎菌无线虫处理中不发生枯萎病,在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接种量为每克土7.5×105孢子和线虫(每100cm3±500~1000条)组合处理中发病,棉苗枯萎病情指数与线虫接种量之间呈正相关(γ=0.9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线虫和枯萎病复合症用薰蒸剂棉隆每m28~14g处理土壤比用非薰蒸性杀线虫剂克百威(呋哺丹),丙线磷(益收宝)和克线磷的效果更好。
再植苹果苗表现典型的再植病,其症状为:根系分生能力差,生长缓慢,根组织尤其输导根上发生许多黑色病斑,地上部长势差,长梢抽生困难,定植成活率低。
从再植苹果苗的根内分离到了线虫,经鉴定为草地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de Man, 1880) Filipjev,1936),并首次阐明为苹果再植病病因之一。
不同栽培措施下,幼苗根内线虫密度不同:再植前土壤消毒比不消毒低,接种VA菌根比不接种低,清耕比覆草低,种植三叶草或万寿菊后线虫密度低。这4种栽培措施配套使用可能成为控制苹果再植病的潜在途径之一。
本研究用40个小麦叶锈菌的单孢培养物和21个已知Lr单基因系对我国新旧沿用的16个叶锈菌鉴别寄主的抗性基因进行了推导。结果指出这些鉴别寄主含有Lr1、3、13、14a和26等抗性基因。
基因分析表明,原用鉴别寄主鉴定小种的结果不能反映抗性基因信息,建议用已知Lr基因系(品种)作为鉴别寄主,以基因鉴定代替小种鉴定,本文讨论了基因稳定的复杂性和选用鉴别寄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