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6-03-10
  

  • 全选
    |
  • 许志刚, 刘凤权, 易建平, 宋大鲁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免疫产蛋母鸡制备了针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ZJ-173的卵黄抗体(IgY),比较了一种中草药佐剂和福氏佐剂对抗体产生和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福氏佐剂相比,中草药佐剂对免疫母鸡的生活力和产蛋影响较小,母鸡恢复产蛋较早(免疫后7天)。卵黄中抗体出现后,两种佐剂处理的抗体都能在抗体出现后15天达到较高效价,并维持较高效价达2个月以上。卵黄抗体经PEG方法提纯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IgY。提纯的IgY蛋白含量平均为11.843mg/ml,双扩散效价为1:128~512。将卵黄抗体IgY作为包被抗体用于异动物抗体双夹心ELISA可有效地检测水稻病叶病种上的白叶枯病菌,其检测灵敏度为104cfu/ml。
  • 研究简报
  • 刘凤权, 易建平, 许志刚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LISA是植物病原细菌鉴定和检测中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之一。作为一种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和诊断手段,常规ELISA常因反应板的"边缘效应"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而且还存在整个工作程序时间较长(8~12h)的缺点。
  • 蔡新忠, 郑重, 宋凤鸣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室试验证明,水杨酸(SA)叶面喷雾可减轻水稻幼苗稻瘟病的发生。在平板培养中,SA对稻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认为SA处理后稻瘟病病情指数的下降是由于SA处理提高了水稻幼苗的抗瘟性,即稻苗产生了诱导抗性而引起的。SA诱发水稻幼苗产生对苗叶瘟诱导抗性的浓度为0.01~0.1mM。SA喷雾处理后2~4天接种,诱导抗性表现最强。0.01mMSA在接种前2天喷雾处理三叶一心期稻苗一次后,水稻叶片的病斑数目和大小比清水对照分别降低72.7%和55.4%,病指比对照降低59.8%,抗瘟性的持久期为15天(病指降低24.3%)。经0.01mMSA诱导处理后再用同浓度SA进行一次强化处理可增强诱抗效果,延长抗性持久期。用0.01mMSA处理水稻第一和第二叶可使未经处理的第三和第四叶上产生系统性抗瘟性。
  • 郭爱国, 刘颖超, 朱之, 王焕如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避免基因推导的简单化以及增强基因推导的准确性,本研究利用多菌株分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室和人工气候箱),用直接比较法在不同年份对同一批小麦品种进行了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系谱分析,在10个小麦品种中得如下结果:京农86-161和京农86-6554含有Lr26;H88-65含Lr15和Lr26;唐麦4号、京农86-74和农大84016含Lr26和另一个未确定的抗性基因;京农89-S4069和太原163所含的抗性基因与供试的已知Lr基因不同;在京411和太原768中不含抗性基因。
  • 刘颖超, 郭爱国, 朱之, 王焕如, 王剑雄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已知抗叶锈基因的小麦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推导了来自中国3大麦区(东北春麦区、华北平原冬麦区、江淮半冬麦区)的主要小麦品种,待推广品种(系)和抗源材料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基因,分析了3大麦区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春麦区的小麦品种可能含有的抗叶锈基因主要有Lr16、Lr20、Lr17等11个;华北平原冬麦区的小麦品种,可能含有的抗叶锈基因主要是Lr26等7个,江淮麦区的小麦品种可能含有的抗叶锈基因主要是Lr3Bg、Lr10、Lr26等9个。对3大麦区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分析表明,V1、V2d、V3、V10、V26、V33等13个基因是3大麦区的优势毒性基因,但个别毒性基因在3大麦区的出现频率仍有较大差别。根据基因对基因概念,在基因部署上建议,东北麦区减少含单个无效抗病基因的品种如90-05744、91-1179、东农88-5797等的种植面积,适当控制含Lr20、17、15、30、3Ka的品种,增加沈免系统及小冰麦系统的种植面积;华北麦区增加含Lr14a、14ab、15的品种的种植面积,如CA9069、CA8646、CA9070、C489和冀87-5108等,减少含单个Lr26的品种的种植面积,江淮麦区适当减少肖农12(Lr3Bg)、偃师9号(Lr26)、8870(Lr26)等含单个无效抗病基因的品种,适当增加含Lr2b、3Ka、30的品种如内乡5号、宁8931等的种植面积。本文初步讨论了不同生态区小麦叶锈菌的基因鉴定系统。
  • 研究简报
  • 严隽析, 陈永萱, P. D. S. Caligari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2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是大麦上发生较普遍的病害,可造成大麦减产30%左右。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易行和有效的方法。
  • 陈利锋, 宋玉立, 徐雍皋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JF-12菌株的子囊孢子接种5个不同程度抗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于不同时间对穗组织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宁麦6号及扬麦3号)穗中的DON量自接种后第4~8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37.64μg/gdw),抗病品种(望水白)的DON含量较低(≤7.35μg/gdw),且自接种后第8天起逐渐下降,中抗(扬麦4号)和中感(宁8026)品种的DON含量居于抗、感病品种之间。DON含量与穗发病程度的相关性依品种不同而异,即在感病品种上两者有较显著的相关性(r=0.909~1.00),但在抗病及中抗品种上相关性不显著(r=0.466~0.531)。说明抗病品种可能存在降解DON的解毒机制。另外,所有供试品种均在接种后24小时、尚未表现症状时即可检测到一定量(0.46~2.41μg/gdw)的DON,表明DON可能在病菌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 王政逸, 张炳欣, 楼兵干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2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小麦根围土壤中的腐霉Pythium种类、种群数量消长及其致病性作了初步研究。作者从不同生育期的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共分离出203个腐霉菌株,除69个菌株缺乏产生有性器官而未能鉴定外,其余134个菌株分别属10个腐霉种,其中粘腐霉P.adhaerens、链状腐霉P.catenulatum和绚丽腐霉P.pulchrum为浙江省分布新记录。P.spinosum是优势腐霉种类,在小麦根围和内根围出现率分别为27.43%和35.71%,P.ultimumP.irregulare也较为常见,而P.aphanidermatum却极少出现。在小麦苗期和分蘖期腐霉数量较丰富,生育中后期较贫乏,这一消长变化可能主要与小麦生育期和土壤温度有关。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P.irregulareP.spinosum分别对小麦和水稻有较强的致病作用;P.aphanider-matumP.irregulareP.spinosum则对茄子、辣椒和番茄的致病力较强。P.spinosumP.ultimumP.irregulare的种内菌株间致病性差异不明显。
  • 研究简报
  • 王保通, 梁耀琦, 袁文焕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3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雪霉叶枯病Gerlachia nivalis(Ces.es Sacc.) Gans and Mull自60年代发现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冬麦区的又一大病害。关于该菌的形态和培养性状、对温度和光照的反应、对化学药剂的反应、生理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对该病的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 赵羹梅, 张鹏宴, 蒋小满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11个对丝黑穗病抗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芽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并对其同工酶作了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多数自交系健康植株芽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大,其差异与抗病性不表现任何相关;接种丝黑穗病原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ǜhn.) Clint.var.zeae Pass.]后,芽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都有所提高,并与各自交系的田间发病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也与接种后组织透性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但接种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没有发生变化,也没有新谱带产生。说明在接种丝黑穗病原菌后,玉米体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代谢途径没有变化;上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可能是病原物诱导组织透性增加的结果。
  • 研究简报
  • 章月梅, 梁训义, 王政逸, 周惠静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芦笋茎枯病是浙江省芦笋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的病原菌,P.A.Saccardo于1879年定名为Phoma asparagi Sacc.,;随后,不少研究者提出异议,Bubak(1906)、Traverso&Spessa(1910)、Bausa Alcalde(1952)、H.S.Sohi等(1975)均认为是拟茎点霉属的Phomopsis asparagi
  • 陈廷俊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胫病或赤星病菌接种到试管烟苗基部进行培养,定期观察病情,结果表明:(1)高抗黑胫病而高感赤星病品种G140的幼嫩试管苗能被黑胫病菌侵染,接种病原菌30天病指100;但赤星病却与烟苗共生,病指为0。(2)接种黑胫病菌后,高感品种小黄金1025较G140凋萎死亡迅速,二者差7~10天;同一品种内单倍体较二倍体凋萎死亡迅速。(3)试管烟苗继代后7天内,极易遭黑胫病菌侵染,抗感品种间无差异;继代后10天,抗感品种间差异显著;继代后时间继续延长,烟苗抗病性有增加趋势。(4)28℃左右黑胫病菌侵染能力强而稳定,15℃能够侵染,8℃以下失去侵染能力。
  • 陈绍江, 王金陵, 杨庆凯, 章元寿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 Matsumoto and Tomoyasu)可产生一种非专化毒素——尾孢毒素(Cercosporin),它是大豆紫斑病致病的重要因子。该菌PDA培养物经乙醇浸提、脱水磷酸氢钙柱层析可得一定纯度尾孢毒素。本文分析了该毒素紫外可见光谱吸收与高效液相(HPLC)鉴定结果。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毒素具有明显的光敏致毒活性。
  • 郭坚华, 王玉菊, 李瑾, 任欣正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4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首先用平皿抑菌圈法筛选出55个拮抗青枯菌的细菌菌株,将番茄幼苗在各菌菌悬液中浸根12h后栽种于温室未灭菌的土壤中,结果发现,有22个菌株在幼苗根部的定殖能力较强(终定殖密度大于104 cfu/g根),其中革兰氏阴性土壤细菌占同类菌的86.3%,革兰氏阳性土壤细菌占同类菌的13.0%,10个无致病力产细菌素的青枯菌菌株在根部的终定殖密度均低于104 cfu/g根,其定殖能力弱于致病青枯菌。有17个拮抗菌菌株在番茄幼苗根部的定殖密度超过所有致病菌。温室生防结果证明,抑菌圈-定殖力双重测定法对于筛选生防菌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研究简报
  • 王慧敏, Arild Sletten,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5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野油菜黄单胞杆菌禾草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graminis)和梯牧草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hlei)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 lorum L.)和梯牧草(Phleum pratense L.)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牧草细菌性萎蔫病的种子传播、寄主苗龄和环境湿度对病害发展的影响、禾草致病变种与梯牧草致病变种菌体内的质粒以及两个致病变种在基因组DNA指纹图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工作是在挪威进行的。
  • 陈捷高, 洪敏, 朱有, 吴友三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5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明确了Pythium aphanidermatum主要靠生产以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为主的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的协调作用侵染黄瓜幼苗。植株胚轴细胞壁随苗龄增加,果胶物质增加最明显。病菌可在健胚轴及其细胞壁上培养产生果胶酶,其中细胞壁对PG的诱导作用比胚轴明显。随病菌致病力增强或病菌果胶酶浓度加大,胚轴的浸解和释放还原糖愈加明显。健株外渗物中虽也含有细胞壁降解酶,但比病菌的产生量少,活性低。病菌在寄生体内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总酶活性,尤其是PG总酶活性与病菌致病力关系最为密切。这类细胞壁降解酶易受培养基成分和酸度的影响。经染色、显微及超微观察证实了该菌侵入黄瓜苗的机制是以酶解作用为主。
  • 研究简报
  • 张秦风, 赵玉侠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6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小麦的主要病毒病。寄主范围较广,人工接种可侵染水稻,近几年发现大田水稻发生类似于小麦黄矮病的症状特征。
  • 周仲驹, 林奇英, 谢联辉, 徐平东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自福建各地蕉区的不同香蕉束顶病毒株类型之间致病性和介体蚜虫的传病率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依其在香蕉品种台湾蕉和Williams上的反应、香蕉交脉蚜的传病率、毒株类型之间的交互保护和血清学测定结果等,把香蕉束顶病毒区分为BBTV-S(重型)和BBTV-M(轻型)两个株系。
    BBTV-M和BBTV-S均能引致香蕉叶片上的青筋症状,两者在血清学上有密切关系,但BBTV-M仅引致植株产生少量青筋,而BBTV-S除引致香蕉植株上有大量青筋之外,还引致严重矮化、束顶以及轻度黄化,BBTV-M的潜育期较BBTV-S明显长,香蕉交脉蚜对BBTV-S的传病率大大高于对BBTV-M的传病率,BBTV-M对BBTV-S有强的保护作用。
  • 黄云, 曹五七, 邓绍红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 Sacc.)越冬、传播及侵入的研究结果。重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以分生孢子在其寄生部位越冬;经150天后,其孢子萌发率为29.5%;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孢子萌发形成芽管经性子器口和锈子器口侵入,不能直接侵入;完成侵入所需最短时间为10小时;在14~12℃下,潜育期为12~7天。在梨胶锈菌发生期,重寄生菌可发生多次再侵入。
  • 研究简报
  • 赵小明, 吕金殿, 商鸿生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是世界性的土传病原菌,可侵染660多种植物,包括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同寄主的菌株间在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等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其遗传差异及其亲缘关系已引起重视。
  • 王学英, 张立新, 张中义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7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葡萄孢属一新种:拟葱腐葡萄孢Botrytis acladiopsis X.Y.Wang,L.X.Zhang et Z.Y.Zhang sp.nov.和5个已知种B.convoluta Drayt.,B.fabae Sard.,B.gladiolorum Timm.,B.paeoniae Oud.和B.perlargonii Roed。标本和菌种均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所真菌标本室(MHYAU)。
  • 研究简报
  • 高必达, 戴良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8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柰李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Smith) Dye)是洞庭湖区柰李(Prunus salicina var.cordata)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柰李果实,引起黑斑,导致落果,亦为害枝梢,引起流胶枯梢,为害叶片则引致穿孔。重病果园减产达70%以上。为了探讨此病的侵染机制,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依据,特开展此项研究。
  • 陈集双, 洪健, 周雪平, 李德葆, 俞海琪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表现花叶症状的天南星科药用植物掌叶半夏(Pinellia cordata)上检测到一种线状病毒,病毒粒子的最大分布范围为725~776nm,平均长度为745nm。提纯病毒A260/A280为1.28,电镜下观察为均一的线状病毒粒子。经免疫电镜测定该线状病毒与芋花叶病毒(DMV)抗血清有强的阳性反应。在病叶横切面的细胞质里观察到具风轮状、卷筒状和片层状聚集结构,在纵切面上为束状的细胞质内含体以及分散的和紧密聚集的线状病毒粒子。寄主反应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侵染天南星科植物,不侵染其它11科35种非天南星科供试植物。据上述试验结果,该病毒分离物认为属芋花叶病毒。本文是有关该属植物上病毒的首次报道。
  • 刘作易, 张克勤, 梁宗琦, 刘爱英, 曹蕾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26(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5个属14个种共33株捕食线虫真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谱带少,但各属的特征谱带是明显的,在同属不同种之间,多数种都有自已的特征谱带与其它种相区别,同种不同菌株间没有明显差异;蛋白质谱带较多,在每个属中均有1~2条特征谱带,属间的谱带差异明显,同属不同种和同种不同菌株间蛋白质谱带都表现出多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