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8-09-10
  

  • 全选
    |
  • 张国栋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193-2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毁灭性病害之一,在我国近年有加重发展趋势。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对Phytophthora sojae及大豆抗性研究较多,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生理小种体系,分离了30多个生理小种,最新定名小种为38和39号。RFLP研究表明,P.sojae的多数变异都可在小种1,7,17和19号中表现出来,因而推测其它小种可能是从这4个小种杂交派生而来,澳大利亚的P.sojae由美国传入。抗、耐病筛选方法有田间筛选法、接种体薄层法、斜板法、下胚轴接种法和豆荚接种法等。选出不少抗病材料,通过遗传研究定名了抗性基因Rps1、Rps-b、Rps-c、Rps1-d、Rps1-k、Rps2、Rps3、Rps3-b、Rps3-c、Rps4、Rps5、Rps6和Rps7等。Rps1-k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抗性基因,它能抗20多个生理小种。抗性基因Rps1和Rps1-c从被利用到丧失抗性大约是8~10年的时间,按此推算几年之内Rps1-k基因也将丧失抗性,因此主张抗病基因和耐病基因结合使用,不同抗性基因结合使用。
  • 刘润进, 刘智军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0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包括台湾省)菌根学研究40年来在菌根形态、解剖、分类、生理、生态、效应、研究法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目前的研究状况、动态及其展望给予了讨论。
  • 施爱农, 陈孝, 肖世和, 徐惠君, 杜丽璞, 庞家智, Steven Leath, Murphy J. Paul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09-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花药培养选育出RW02,RW04,RW07,RW08,RW09,RW11等6个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其中以RW02的杂交组合CA8646/贵农88-1的培养能力最强,平均每百个花药再生绿苗1.94株。用美国、德国和英国的17个白粉病菌系和21个已知基因品系对上述6个小麦新品系进行抗性基因推导,发现RW04、RW07携带有Pm2基因,RW02、RW08和RW09携带有Pm4a基因,而RW11可能有一个新基因,尚需与Pm18基因进行比较,才能最后确认。
  • 朱振东, 王晓鸣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14-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9年沈崇尧和苏彦纯首次在我国分离到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M.J.Kaufmann&J.W.Gerdemann)。目前,该菌已成为三江平原大豆产区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原菌。在国外,用于P.sojae研究的主要培养基之一是利马豆(Phaseolus lunatus L.,Lima bean)培养基,而国内利马豆很少,一般不易获得,为此,我们尝试用与利马豆同属的粒用菜豆(芸豆)(P.vulgaris L.,Common bean)制作培养基代替利马豆培养基用于大豆疫霉菌的研究。
  • 姚技强, 商鸿生, 李振歧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15-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70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材料和品种上小麦白粉菌附着胞的畸形现象。结果表明:附着胞分瓣是畸形的主要形式,分瓣附着胞丧失了侵入能力,因此分瓣是一种重要的抗病现象。分瓣的发生与寄主的局部抗病反应无关,而与Pm4抗病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 叶为民, 陈燕群, 罗辉, 薛梅, 周立新, 廖宝安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19-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弯叶画眉草[Eragrosti scurvula(Schrad.) Nees]原产于非洲,常栽培作牧草或布置庭园。关于画眉草上的线虫种类,仅津巴布韦有Pratylenchuszeae Graham (1951)及南非有Afrinawevelli vanden Berg (1985)的记载,而美国则没有报道。
  • 陈捷, 高洪敏, 纪明山, 宋佐衡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21-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酶活分析和超微结构观察证明了玉米茎腐病菌能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CWDE),并能明显浸解胚根组织。浸解的组织发生质壁分离及原生质外流。随细胞壁降解酶浓度增加,酶浸解能力增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相比较而言,玉米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在病株内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浸解能力比玉米腐霉茎腐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强。2种病菌活体外产生的果胶酶与纤维素酶(Cx)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毒素不能提高细胞壁降解酶的浸解能力,反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郑翠明, 滕冰, 高风兰, 吴宗璞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27-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感斑驳品种合丰25、丰收12,抗斑驳品种东农81-43、铁6915(东农),在隔离网室内进行盆栽试验,于对生真叶期分别接种SMV1号、3号株系,以未接种健株为对照,在鼓半粒期分析种皮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抗斑驳品种健株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感斑驳品种,说明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粒抗性成正相关,可作为筛选抗斑驳品种的生化指标。感斑驳品种中未检测到甲硫氨酸,抗斑驳品种含有甲硫氨酸,甲硫氨酸能抑制色素的形成。接种SMV后,感斑驳品种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抗斑驳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感斑驳品种种皮中苏、苯丙、异亮、缬氨酸含量增加,抗斑驳品种上述氨基酸含量降低或维持不变。这些氨基酸能促进色素的形成,可能与种皮斑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 蔡元呈, 刘金弟, 詹世河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32-2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粗皮病是福建省山区发展新兴果树-奈树的主要障碍,病因不明,缺乏有效防治方法。作者经4年调查研究、组织学观察、嫁接传染病实验、药剂防治、土壤及植物体营养元素分析及田间缺素纠正实验证明,该病为硼素缺乏所导致的生理病害。
  • 陈绍江, 王金陵, 杨庆凯, 章元寿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3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ium sojina(Hara) Liu&Guo]可以产生有毒代谢物。滤液透析及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毒素可以穿过半透膜,为较小分子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该菌培养物浸提液经浓缩,硅胶柱层析可得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对大豆幼苗及叶片具有致萎作用。针刺叶片可产生类似真菌感染的病斑。浸渍处理后,可使叶组织失绿、萎蔫最后坏死,同时毒素对抗性不同的品种有鉴别作用。
  • 张明厚, 魏培文, 张春泉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37-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东北三省、山东及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农场(培育黄淮海豆区大豆品种)采集SMV毒株231个,用各地当前大豆主栽品种56个测定毒株的毒力。结果将SMV分为3个株系群,7个亚群,13个株系,即S1,S2-1M,S2-1N,S2-2M,S2-2N,S2-3M,S2-3N,S3-1M,S3-1N,S3-2M,S3-2N,S3-3M,S3-3N。除S1外,各亚群包括引起系统花叶(M)及系统坏死(N)2类株系。大豆品种按抗性归成8类。病毒群体毒力自北向南逐渐增强,黑龙江省的毒株群体毒力最弱,北京的最强,品种抗性也自北向南逐渐增高,黑龙江省大多数为高感品种,吉林多为中感品种,辽宁为中抗品种,北京全属高抗品种,品种抗性水平与病毒群体毒力相互适应。
  • 李尉民, Roger Hull, 张成良, 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43-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主要有2株系:菜豆株系(SBMV-B)和豇豆株系(SBMV-C),血清学方法不能予以区分。根据已报道的核酸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并克隆到载体Bluescript中,序列测定予以证实后利用随机引物法合成放射性cDNA探针,再进行体外转译合成地高辛UTP标记的RNA探针。2种探针均可分别特异地检测Northernblot膜上的SBMV-B和SBMV-C。RNA探针检测SBMV-B和SBMV-C灵敏度分别为:0.1μg和0.01μg。
  • 苏宁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48-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河南潢川感染黄花叶病的小麦为材料,提纯小麦黄花叶病毒,抽提RNA。以小麦黄花叶病毒总RNA为模板,采用引物延伸法,通过3次反转录,获得了分别包括小麦黄花叶病毒RNA1大部分编码区及5'末端非编码区的多种cDNA产物。
  • 李国庆, 王道本, 姜道宏, 黄鸿章, 周启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49-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湖北省神农架莴苣上分离到一种产菌核病原真菌。这种真菌在培养特性上同核盘菌、三叶草核盘菌和小核盘菌既存在着明显差异,又存在着相似之处。其菌核易萌发成子囊柄,但在一般散射光下柄顶端难以发育成子囊盘。对偶得的1枚子囊盘观察表明这种真菌符合核盘菌属真菌的特征,并且同核盘菌属3个近缘种的菌株不同。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同功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真菌不同于核盘菌属的3个常见种,但同它们亲缘关系较近。这种新菌核病的初侵染来源是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通过病健接触构成再侵染,在病组织上形成菌核越冬越夏。离体和活体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这种真菌只能侵染莴苣,不能侵染油菜、小白菜、萝卜和胡萝卜。
  • 马占鸿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56-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引起的玉米矮花叶病近年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流行成灾,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病害发生危害特点,在进行病原病毒的提纯、血清制备、检测、病害流行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种传规律和蚜虫传毒机制作了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 彭日荷, 韩成贵, 杨莉莉, 于嘉林, 刘仪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57-2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砂培体系继代培养不同病区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经酶联检测,分离得到2个带毒率高的分离株N,HR12。应用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和免疫金标记技术分析了甜菜根中P.betae不同发育阶段与病毒的关系。在初生原质体、游动孢子囊以及未成熟的游动孢子中观察到被金颗粒标记的病毒粒子,在休眠孢子外围也观察到金标记的病毒粒子,但在休眠孢子内未直接观察到病毒粒子,只是在其内壁及液泡中常见有标记上的金颗粒。
  • 文景芝, 贾文香, 张明厚, 于文全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61-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黑龙江省大部分县市南瓜种植田从每年的7月份开始出现大面积烂秧烂瓜,仅桦南一个县每年就有大约50%的面积因该病而毫无收成,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严重威胁南瓜生产,影响白瓜籽公司的效益。经调查研究,南瓜的死秧烂瓜是由疫霉菌侵染引起的,而且该菌还可以侵染辣椒。
  • 田黎, 王克荣,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63-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多菌灵、三环唑对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黑色素形成的影响,以及经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在培养基内含量超过0.1μg/ml时,即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随着培养基内多菌灵浓度的增加,微菌核形成时间逐渐延长,形成量逐渐减少;三环唑浓度为0.5μg/ml时,可抑制微菌核的黑色素形成,微菌核从黑色变为浅红至红褐色。三环唑对微菌核黑色素形成呈可逆抑制,变色的微菌核菌落移入不含药的培养基后,大多可恢复形成黑色素。培养基内三环唑浓度的提高,也可抑制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因2种杀菌剂的抑制而丧失形成微菌核的白色菌丝体移入不含药的培养基,微菌核形成能力也不能恢复。多菌灵和三环唑经棉株吸收后均能抑制植株内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形成,但对微菌核色素的形成未见有明显影响。2种杀菌剂处理产生的形态变异菌株的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致病力差异不显著。
  • 郑晓莲, 董金皋, 齐秋锁, 李冬梅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69-2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PD培养液培养灰葡萄孢菌,过滤液中含活性成分,经氯仿提取后TLC分离获6种组分,Rf值分别为Ⅰ(0.36)、Ⅱ(0.48)、Ⅲ(0.54)、Ⅳ(0.65)、Ⅴ(0.11)、Ⅵ(0.77),经针刺果实生物测定发现,Ⅲ、Ⅴ、Ⅵ具有毒性。BC-毒素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对不同科属的番茄、茄子、黄瓜、白菜、油菜、小麦、玉米、棉花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
  • 肖炎农, 王明祖, 王道本, 胡小辉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75-2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线虫卵寄生真菌。采用DEAE-2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crylS-30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到一种淡紫拟青霉胞外几丁质酶,经7.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检测为单一条酶带,Rf值等于0.43。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为45℃。热稳定性测定表明它在40℃下放置10min可保持原有活力,60℃下10min,完全失活。该酶的最适pH值为5。其pH值稳定性与温度和反应时间有关。20℃、20min,在pH3~9范围内稳定;37℃、1h,则只在pH5~7范围内较稳定。金属离子如Mg2+、Ca2+、Zn2+、Li+和Fe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其中Mg2+的激活作用最强。相反,Cu2+对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 李汝刚, 时光春, 范云六, 陶玲珠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81-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梨火疫病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合成5'-端及3'-端一对特异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harpin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E.coli质粒上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由115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与发表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31%和98.96%。
  • 唐明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87-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陕甘宁干旱及荒漠区19种土壤条件下的48种林木丛枝菌根真菌研究,首次在该区域目标宿主林木分离鉴定出丛枝菌根真菌4属38种。其中14种为国内新记录种。
  • 王益民
    植物病理学报. 1998, 28(3): 28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研究历史及特点,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进展,以及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植病生防方面的应用概况。以几丁质酶产生菌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β-1,3-葡聚糖酶产生菌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为供体菌株,提取其染色体DNA。经Sau3 Al部分酶切后,插入克隆质粒pUC19,分别建立了几丁质酶基因文库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