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2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9-03-10
  

  • 全选
    |
  • 喻盛甫, 胡先奇, 王扬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包含病原线虫的植物复合侵染病害的研究已逾100年,对这种复合侵染病害的发现与验证是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植物病理学的显著发展之一。植物病原学已从单一病原学发展至多重病原学。本文就重要的复合侵染病害及其病原的协同作用方式和协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展望21世纪,相信我国植物病理学者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植物复合侵染病害问题,从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
  • 陈万权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9-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植物数量抗病性遗传研究方面的进展及发展动态。列举了利用DNA分子标记定位和估计植物数量抗性座位或基因(QRL)的18个实例,从中归纳总结了控制植物数量抗病性的QRL数目、类别、效应及其基因与基因和基因与环境、植株生育期、病菌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间的互作关系。展望了QTL作图对复杂的数量抗病性的标记辅助选育和数量抗性基因图位克隆的发展前景。
  • 万安民, 牛永春, 吴立人, 袁文焕, 李高宝, 贾秋珍, 金社林, 杨家秀, 李艳芳, 毕云青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1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对1991~1996年采自我国16个省和自治区的560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1991~1995年,条中29号出现频率为13.6%~32.2%,居于首位,但已呈下降趋势,到1996年出现频率仅为5.2%,名列第8;1991~1992年条中25号居第2位(3.6%~8.4%);1993~1995年新命名的条中31号(6.6%~16.7%)和条中30号(5.7%~7.9%)分别上升为第2和第3位,特别是条中31号到1996年已跃居首位(13.0%)。条中21、22、23、26、28号等小种出现频率均较低,且有逐年下降趋势。1994~1996年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的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前者3年分别为19.6%、34.8%和38.2%,后者3年分别为12.2%、20.9%和46.6%。这2个致病类群内分化加剧,到1996年已分别分化为9和12个类型。条锈菌已进入以条中30号和31号为代表的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优势的新时期。
  • 李健强, 刘西莉, 王锋, 张牧海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2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检测表明京双16、聊89-1、聊89-2、聊91-1、聊91B18-27-1及鲁麦12 6个小麦品种(品系)的黑胚病病粒率为7.6%~45.7%,病情指数为3.2%~13.5%,以聊89-1最轻,鲁麦12最重。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个品种(品系)的黑胚种子和健康胚种子进行了比较观察,证实了黑胚种子胚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的存在,此外,亦观察到了黑胚种子寄藏有类似于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枝孢属(Cladosporium)等真菌的菌体。
  • 向齐君, 段霞瑜, 盛宝钦, 周益林, 张书勇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小麦白粉菌菌株之间的有性杂交,获得1个白粉菌杂交分离群体。对该群体中各个体在鉴别寄主上进行了无毒性/毒性反应的测定,结果表明:对应于小麦抗病基因Pm 4a、Pm4b和品种白免3号、Era抗性的小麦白粉菌无毒性分别由1对基因控制;对应于Pm 3b的无毒性/毒性分离在杂交群体中偏离1对或2对基因的分离比例。对应于Pm4a、Pm 4b和白免3号抗性的3个无毒位点之间完全连锁,在杂交群体中共分离;该3个位点与Era抗性对应的无毒位点之间不具有连锁性。
  • 贾显禄, 刘维志, 常乃滔, 高增贵, 吴友三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小麦与秆锈菌3种典型类型非亲和性互作对秆锈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完全非亲和性互作ISr5-Ra/21C3 CKR(Sr5/P5)使秆锈菌芽管生长方向与叶片长轴夹角显著变小,比对应的亲和性互作ISr5-Sa/21C3 CKR(sr5/p5)平均小6.22°。高度非亲和性互作ISr 11-Ra/34M KG(Sr11/P11)使秆锈菌附着胞总分化率显著降低,接种后第1、2 d平均分别降低21.16%、33.37%,3种类型非亲和性互作对附着胞在气孔上的定位无影响。各类非亲和性互作对秆锈菌菌落扩展有不同程度极显著抑制作用。完全非亲和性互作、高度非亲和性互作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ISr 6-Ra/34C2 MFR(Sr6/P6)侵染点寄主细胞坏死率分别为66.7%~76%、近100%及52.4%~87.1%。
  • 特邀专题评述
  • 孙晓平, 钱幼亭, 周广和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生物学方法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Z1高抗我国特有的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用104个随机引物对Z1及其亲本中7902的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发现其中的引物OPS-16能从Z1中扩增1个约1.7 K b的特异性片段。
    用引物OPS-16扩增Z1、中7902、中间偃麦草、中5,同样也从Z1、中间偃麦草、中5中能稳定地扩增此1.7 Kb片段。
    对Z1的抗、感病单株的自交后代进行RAPD分析,发现在所测的抗病株的自交后代中能稳定地扩增此1.7 Kb片段,而在感病株的自交后代中则不能扩增。

  • 谢茂昌, 王明祖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田间判断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级别或者检测刚收获小麦的病粒率,分析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级别与其麦粒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之间以及病粒率与麦粒DON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小麦田间发病级别为2级以上时,麦粒的DON含量> 1000μg/kg,4级以上时,麦粒的DO N含量> 2000μ g/kg;在病粒率< 25%时,DO N含量< 1200μg/kg,病粒率在25%~40%时,DON含量为1200~2200μg/kg,病粒率> 40%时,DO N含量> 2200μg/kg。#br#本研究采用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分析法测定样品中的DON含量,DON平均回收率为91.2%。
  • 孙国昌, 柴荣耀, 杜新法, 陶荣祥, 孙漱沅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采用倒苗继代接种的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病菌和寄主群体互作中的定向选择和稳定性选择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初步探讨了品种抗瘟性"丧失"预测方法的设想,为抗瘟性水稻品种的合理搭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旨在维持自然界病菌群体的相对稳定,延长抗瘟品种的使用寿命,持续控制稻瘟病灾变。
  • 侯占军, 彭友良, Randeep Rakwal, Osamu Kodama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对已报道的稻瘟菌诱导稻叶脂氧合酶CM-LOX 1和CM-LOX 2的纯化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改进后的纯化方法可缩短该脂氧合酶的纯化时间,并提高纯化倍数。利用改进的方法,作者从20 g非亲和性稻瘟菌小种接种稻叶中获得了电泳纯的酶蛋白CM-L OX 1 133 μ g和CM-LOX 2 208μg。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的蛋白酶endoproteinase Lys-C和溴化氰对该酶蛋白进行了裂解,回收其肽段,得到了CM-LOX 1的3个不同肽段共30个氨基酸和CM-L OX 2的7个不同肽段共87个氨基酸的序列,为最终克隆这2个酶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 特邀专题评述
  • 宋从凤, 潘小玫, 杨悦,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58-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白叶枯病菌JXO Ⅲ细胞悬浮液及其分泌的毒素溶液接种到烟草叶片中,都能在烟草叶片上产生快速的坏死反应。引起坏死反应所需的最短时间分别为接种后8 h和0.5 h。低浓度的JXOⅢ(< 107 cfu/ml)接种后36~48 h内形成褪绿斑,而低浓度的毒素(< 2.5 mg/ml)接种后随时间延长在接点无任何可见变化。依文斯蓝(Evans blue)染色发现,毒素和JXOⅢ分别在接种后0.5 h和6 h内细胞大量死亡。叶圆片法测定表明,接种毒素后2 h内烟草细胞膜透性迅速上升,接种JXOⅢ后9 h细胞膜透性开始明显上升。毒素处理的烟草叶片中LOX、POX、SOD、CAT活性水平较对照降低,而JXOⅢ处理中上述酶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镧分别以7.1×10-5 M、1×10-4 M和1×10-3 M浓度有效地抑制JXOⅢ在烟草上形成坏死反应,这些抑制剂对毒素在烟草上的坏死反应则没有影响。

  • 李保聚, 朱国仁, 赵奎华, 乔勇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发病规律及人工接种研究,明确了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初侵染番茄果实的主要部位为残留的花瓣处及柱头处,随后扩展到果蒂部、脐部,最后蔓延到果实的其它部位。据此,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一种防治番茄果实灰霉病的新方法,在番茄用2,4-D蘸花后7~15 d(幼果直径10~20 mm)摘除残留的花瓣及柱头,防效达80%以上,对番茄单果重无影响。
  • 张宗义, 陈坤荣, 许泽永, 方小平, 晏立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从北京郊区菜豆皱缩花叶病株上获得的一个病毒分离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该分离物的寄主范围、传播特性、病毒颗粒形态、血清学性质和理化特性等,确定为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并称为PSV菜豆分离物,即PSV Bean Isolate,简称PSV-B。这是国内从菜豆上分离PSV的首次报道。在测定的5科28种植物中,PSV-B侵染5科21种。PSV-B致死温度60~65℃,稀释限点10-4~10-5,存活期限6 d以上。PSV-B能被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提纯病毒颗粒球形,直径30 nm。制备的PSV-B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法测定效价为1 128。在血清学关系上,P SV-B与已报道的中国PSV-Mi株系相近,与美国PSV-E株系差异明显。PSV-B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25 000道尔顿;含有4个RNA片段。
  • 黄春艳, 马淑梅, 张增敏, 朱传楹, 李宝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2~1995年在田间接种条件下对大豆灰斑病叶部发病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获得86组感病品种(合丰22)和66组抗病品种(合丰25)普遍率与严重度间对应关系数据,在计算机上分析了两者的关系(I-S关系)。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叶部病害的I-S关系均可用直线方程描述,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br#SS=-2.8029+0.5252IS±6.4364(SS、IS-感病品种严重度和普遍率)#br#SR=-0.3843+0.6334IR±3.7679(SR、IR-抗病品种严重度和普遍率)#br#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对大豆灰斑病叶部病害的I-S关系有一定影响。
  • 洪霓, 王国平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78-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从苹果和扁桃上获得2个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分离物ACLSV-C和ACLSV-B的主要生物学和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人工接种5科19种草本植物,发现两者均能侵染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昆诺藜(Ch.quinoa)和西方烟(Nicotiana occidentalis),产生局部侵染斑和系统褪绿斑。但症状反应存在差异,后者在这3种植物上引起叶片反卷等较强症状反应,还可潜伏侵染笋瓜(Cucurbita maxima cv.Buttercup Burgess)。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CLSV-B衣壳蛋白的迁移率较ACLSV-C快。两者的RNA分子量及双链RNA数量无明显差异。根据已报道的核苷酸系列设计合成引物,采用PCR法检测ACLSV分离物,均获得特异性扩增产物。
  • 郝玉金, 翟衡, 王寿华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在遭到南京毛刺线虫(Trichodorus nanjingensis Liu & Chen)侵染以后,根尖组织中很多生理生化物质都发生了病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相比,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还原糖(R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 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细胞壁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糖含量降低;并且在侵染初期和侵染后期,各种物质的变化幅度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还原糖含量、3种酶活性在侵染前期增加的幅度大,细胞壁中羟脯氨酸含量是侵染后期增加的幅度大,而总糖含量是侵染后期降低的幅度大。这些物质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山定子感染南京毛刺线虫的病症生理。
  • 李重九, 侯玉霞, 蔡祝南, 刘仪, 费菁, 汤青, 赵南明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采用超声波法把烟草花叶病毒(TMV)粒子导入带壁烟草细胞,建立病毒-细胞高效侵染体系。将烟草细胞置于含TMV粒子的缓冲液中,用声强为0.5 W/cm2的脉冲超声波处理5 min,培养48 h后使用荧光免疫法检测烟草细胞转染率为59.7%。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TMV粒子在烟草细胞体内增殖48 h后达到高峰。电镜观察细胞体内有大量的TMV粒子。用枯斑寄主法测定表明TMV子代有较高的致病力。
  • 刘秀娟, 黄圣明, 黄智辉, 杨叶, 胡美姣, 王向社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热处理对潜伏侵染于芒果果实中的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香蕉果实中的芭蕉炭疽菌[C.musae(Berk.& Curt.)Arx.]离体培养菌的生长、繁殖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达55℃和60℃,时间20 min时,对菌体的生长和孢子萌发可起明显抑制或杀伤作用,并降低其致病性。2种炭疽菌中,芭蕉炭疽菌比胶胞炭疽菌对热更敏感。作者认为,果实采后热处理时,应根据果实种类和不同菌,采用不同的处理温度和时间,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 陈京, 舒秀珍, 陈燕芳
    植物病理学报. 1999, 29(1): 9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满天星学名为锥花丝石竹(Gypsophila paniculata L.),属石竹科。在我国南方种植生产较多,是重要的鲜切花之一,因而也用组培技术进行快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