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6-10
  

  • 全选
    |
    专题评述
  • 郑翠明, 常汝镇, 邱丽娟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97-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导致大豆产量降低并产生种粒斑驳。目前国内外对SMV株系的划分不统一。美国报道了G1-G7,G7A,C14九个株系,日本报道了A-E 5个株系,中国东北1、2、3号株系,江苏SA-SH株系,湖北S1,S2株系,黄淮Y 1-Y7株系。各地学者开展了抗源的鉴定和抗病育种工作,筛选和选育出一批抗病品种。美国已命名3个抗性基因,Rsv1,Rsv2,Rsv3。由于抗源不同,对中国东北3个株系SM V抗性遗传研究结果不同,抗性受1对或2对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对江苏株系抗性遗传研究结果一致,抗性受单显性基因控制。对感染SM V后大豆植株及种粒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及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性状与抗性有关。目前已鉴定出与抗性基因连锁的SSR,RFL P和R APD分子标记,成功的克隆了SMV外壳蛋白基因并导入大豆中。
  • 杨海莲, 孙晓璐, 宋未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06-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作物由于各种病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其总产量的30%~40%[1]。化学农药虽能快速有效地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同时带来了残留、污染、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但影响了人类健康,而且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
  • 吴建利, 庄杰云, 柴荣耀, 樊叶扬, 金敏忠, 李德葆, 郑康乐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中156和谷梅2号为亲本建立F8重组自交系群体,应用稻瘟病菌株92-183对群体的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瘟和穗瘟抗性遗传控制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NA标记将一个兼抗叶瘟和穗瘟的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其抗性等位基因来源于谷梅2号。而且,该基因在病区表现出较强的效应。
  • 成卓敏, 吴茂森, 夏光敏, 陈惠民, 何小源, 周广和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16-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特有的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外壳蛋白(CP)基因为材料,设计合成了分别含有Act启动子或Emu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PPI2、pPPI3和pPPI5。采用基因枪法分别转化小麦幼胚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后进行PCR检测,T0代阳性率为18%。对转基因苗的后代进行进一步检测,部分转基因苗阳性株至T3代PCR检测阳性率为100%,PCR结果CP探针杂交呈阳性反应,序列测定结果与GPV CP基因序列一致,表明GPV CP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虽然转基因植株全部发病,但对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具有一定的延迟发病作用。
  • 牛永春, 乔奇, 吴立人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22-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26个不同毒性谱的小麦条锈菌菌系的反应,并结合品种系谱分析,研究了河南、山东和安徽3省的50个重要小麦生产品种所具有的抗条锈基因。结果表明,没有1个品种可抵抗所有供试的26个条锈菌菌系,在已知的抗条锈基因中Yr 9所占比例最大,至少存在于17个品种中,Yr 2和Yr 1次之,分别存在于10个和8个品种中,个别品种则具有Yr A、Yr 3或Yr Sel,还有些品种可能具有未知的抗条锈基因或基因组合。由于上述已知基因对目前的条锈菌优势小种基本上均不抵抗,培育和推广具有效抗条锈基因的新品种迫在眉睫。
  • 商鸿生, 王春江, 王树权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 刘金元, 陶文静, 段霞瑜, 向齐君, 刘大钧, 陈佩度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33-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与Pm2及Pm4紧密连锁的RFL P标记,对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合作育成的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及其它单位育成或引自国外但所含具体Pm基因尚有异议的抗病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所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合作育成的抗病新品系及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白粉病抗源材料中所含具体Pm基因与按系谱推导及对白粉病菌抗谱分析的结果相一致。而据单体分析认定为"Pm2x"和"KG"(6A)的白免3号和肯贵阿1号和按侵染型推导为含Pm2+6的"郑州831",在本研究中发现这3个材料所含主效抗病基因均为Pm4,而无Pm2,此结果与分菌系、分小种抗谱鉴定结果相符。另外,RFLP分析还证明了2个引自国外且抗病性已降低的Pm6鉴别寄主Timgalen和CI12632/8Cc所携带Pm6基因已丢失。
  • 缪卫国, 张升, 史大刚, 田逢秀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4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6~1998年,我们陆续从新疆各主要棉区采集和收集400余株病株样,共分离获得108株棉花枯萎病菌,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菌株致病性和生理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小种仍为7号生理小种,但其致病性较强,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主要分为强、弱2种致病型,强致病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疆棉区,弱致病型主要分布于东疆棉区。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系在25℃培养7 d后,菌丝为白色,菌落皿底产生色素多为紫色或浅紫色,大分生孢子为10.4~44.2 μm×2.0~6.1μm,多为马特型,最适生长温度为25℃,除供试6个菌系能在35℃缓慢生长外,多数棉花枯萎病菌菌系30℃以上不易生长,吐鲁番菌系HAI-17在40℃仍能缓慢生长,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较耐高温,在40、45℃高温下并未致死。目前,尚未发现3号生理小种。
  • 高增贵, 陈捷, 高洪敏, 唐朝荣, 宋佐衡, 薛春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48-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茎腐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Fusarium graminearum能够产生一系列细胞壁降解酶,即果胶甲基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和纤维素酶(Cx)。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明显高于Pythium aphanidermatum。病菌在活体内和活体外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明显不同。酶动力学研究表明:Fusarium graminearum产生的各种细胞壁降解酶均有特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水解酶类的PG、PMG、Cx最大酶活的pH分别为6.0、5.0、6.0,温度分别为50、40、50℃;裂解酶类的PGTE和PMTE最大酶活的pH均为9.0,温度分别为30、20℃,与其它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特性基本相同。
  • 杨荣金, 彭新湘, 姜子德, 郭振飞, 李明启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53-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进一步证明草酸能显著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系统抗性,同时发现硫酸亚铁亦具有显著的诱抗效果。草酸能诱导局部叶片及系统叶片中壁共价键结合态、壁离子键结合态和可溶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其中离子键结合态POD活性提高量最大,共价键结合态POD活性提高倍数最大。草酸处理后还原型抗坏血酸(AsA)与氧化型抗坏血酸(DHAsA)的比值和亚铁离子(Fe2+)与三价铁离子(Fe3+)的比值均明显增加。对壁结合态POD、Fe2+、As A在草酸诱导抗病性中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 田苗英, 冯兰香, 杨翠荣, 龚会芝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58-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RAPD技术,在番茄ToMV抗性基因Tm2nv的F2代群体中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ulkedse gregant analysis,BSA)进行分子标记研究,找到了一个与Tm2nv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OPD201700,其遗传距离为7.067cM,LOD值为16.768。
  • 高乾魁, 赵洪海, 许美娥, 刘维志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62-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省荷泽地区薯蓣上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线虫是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该病在每年4月末开始发生,线虫在一年内发生完整的4代,完成一代平均约需要40 d,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线虫主要在地表以下20~40 cm的土层内分布和为害。当地种植的4个主要品种中,肿脖温发病最重,明豆子发病最轻。
  • 李国庆, 王道本, 姜道宏, 黄鸿章, R. S. Erickson, 易先宏, 周启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66-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分析了7个生物学性状差异较大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遗传多样性,并同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小核盘菌(S.minor)的代表性菌株和莴苣上的一种产菌核病原菌的代表菌株Let-19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0个引物中8个引物能稳定地从供试菌株中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通过分析这些多态性片段可以看出7个供试核盘菌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05 2~0.793 1,而核盘菌、三叶草核盘菌,小核盘菌和Let-19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幅则为0.194 2~0.385 3。莴苣上的菌株Let-19的RA PD图谱同供试其它种的菌株既存在明显差异的DNA片段电泳带,又显示出一些位置一致的DNA片段电泳带。因而Let-19同核盘菌属真菌的亲缘关系较近。供试的引物中OPL14既能介导从供试的7个核盘菌菌株和3个近缘种的3个菌株的DNA样品中扩增出相同的DNA片段,又能扩增出种或菌株特异性DNA片段。因而RAPD技术适于研究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分析核盘菌属真菌的亲缘关系。
  • 陈永芳, 郭坚华, 方中达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71-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4年在江苏省南京及镇江地区新发现了落葵细菌性叶斑病,从病斑所分离的1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均确系该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数值分析、血清学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和DNAG+C mol%测定进行了鉴定,并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15个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不规则短杆状,有一根鞭毛,亚极生或侧生,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成分和DNAG+C mol%测定结果,认为应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的萎蔫短小杆菌(Cur.flaccumfaciens),数值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据血清学反应结果及其对短小杆菌属的其它植物寄主的致病情况,认为该病原菌应是萎蔫短小杆菌种下一个新的致病变种,定名为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basellae pv.nov.(萎蔫短小杆菌落葵致病变种)。
  • 徐颖, 宋从凤,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76-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转座子Tn5对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Ecc)进行诱变,获得9个游动性改变了的突变体。M432游动性变大;M143、M451和M574游动性完全丧失;M43、M49、M330、M725和M726游动性较野生型变小。这9个突变体在大白菜叶柄上的致病力均减弱。游动性变小或丧失的突变体鞭毛数目减少或未发现有鞭毛。
  • 姜子德, 戚佩坤, 陈永强, 李明仲, 邱辉舜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81-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疫病是广州地区新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其发生与温度密切相关。病原菌被鉴定为柑橘生疫霉(Phytophthora citricola Saw.)。田间观察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在不同的月季品种上致病性差异很大,主要为害在广州地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金奖章(Golden Medal)、玛德隆(Madelon)。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瑞毒霉锰锌和硫酸铜对控制该病十分有效。
  • 研究简报
  • 董金皋, 周宗山, 李正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86-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是世界各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常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Yoka等早在1975年就曾报道,玉米大斑病菌在活体外培养可以产生果胶甲酯酶等酶类物质,并可产生热稳定的对玉米具致毒作用的致病毒素(HT-毒素)。Peptiprez等(1984)报道玉米大斑病菌培养滤液经氯仿提取获得了一种含有-OH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它对玉米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 姜华, 安利佳, 陆敏, 韦石泉, 刘维志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88-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宁省近年发生流行的玉米矮花叶病,经研究鉴定系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所引起,各玉米产区过去未见此病发生,它危害玉米和高粱,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 陈尚武, 张维一, 李学文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89-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果实在发育过程中预合成抗菌物质(preformed antifungal compounds),或受病原侵染刺激诱导而合成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或植物抗毒素(phytoanticipins),是果实通过内在机制实现对病原物生长产生控制、抵抗病原侵染、控制病害发展、减轻采后腐烂的重要方式。在甜瓜及葫芦科植物果实中,虽发现存在不同的抗病机制,但尚未发现任何预合成植物抗病物质的存在。
  • 王汝贤, 杨之为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90-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于1997~1998年对陕西省主要猕猴桃产区病害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猕猴桃疫霉病在大多数果园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重病园发病率可达20%~30%,死亡率10%~20%,个别果园造成果树成片死亡。作者对病原菌的初步鉴定结果认为,陕西省猕猴桃疫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疫霉属的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t Cohn) Schr.),该病害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 王雪薇, 喻宁莉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2): 192-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依据其对不同寄主品种致病力的强弱,可被划分为强致病力的落叶型、中度致病力非落叶型(或混合型)和弱致病力非落叶型3种致病类群。而依据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突变体(nit mutants)间亲和性,又可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VCGs),其中我国的棉花黄萎病菌可归为2个VCGs,分别对应于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包括中度致病力和弱致病力)类群,即VCGs群与生物学测定得致病力类群间存在着相关性,测定VCGs可作为鉴定强致病力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的一种稳定可靠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