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2-10
  

  • 全选
    |
    专题评述
  • 刘金元, 刘大钧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28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这可能与近年来半矮杆品种的广泛推广和栽培中施肥与灌溉水平的普遍提高密切相关。化学防治虽不无成效,但必然增加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因此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已被公认为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
  • 流行学与生态学
  • 朱秋菊, 赵美琦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296-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田间设置方块圃和穴植圃,进行小麦白粉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在方块圃测定单小种和混小种的流行速率;在穴植圃测定单小种和混小种的多项抗性指标,并计算了综合病指。通过相关分析表明,用流行速率、综合病指和抗性组分中的普遍率、严重度、产孢量推算的寄生适合度之间相关极显著,均可作为估计相对寄生适合度的代表性指标。
  • 万安民, 肖悦岩, 曾士迈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01-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小麦条锈菌条中28号与条中27号小种等量混合,分别接种在铭贤169和东方红3号小麦品种的麦苗上。繁殖5个夏孢子世代并逐代检测混合群体中2小种所占比例。结果表明:随着世代数的增加,条中28号小种的比例均逐代上升,而且在东方红3号上上升速度更快。按照Leonard等人(1969)的公式,求得条中27号在2品种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7028和0.5807(以条中28号的适合度为1)。另外证明选择适当的鉴别寄主,依据病点数推测混合群体中小种比例的方法是可行的。最后,就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
  •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刘利华,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06-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观察水稻条纹叶枯病病叶细胞病理变化,病毒粒体、病毒外壳蛋白和病害特异蛋白在寄主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病叶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增多,细胞核变大,几乎每个细胞中都有蛋白体,叶绿体基粒片层变稀疏和变粗,或被挤压和变细,或叶绿体解体,基粒片层残留于细胞质中。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筛管细胞中发现一些内含体和电子密度较高的物体,在高放大倍数下,可以清楚的看出为点状和丝状结构,其直径约为8nm。免疫胶体金标记显示,病毒外壳蛋白和病害特异蛋白存在于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以及细胞壁上,但线粒体中没有发现。
  • 致病性与抗病性遗传
  • 张正光,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12-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分别携带抗稻瘟灵对多菌灵敏感(MBCsIPTr)标记与携带抗多菌灵对稻瘟灵敏感(MBCrIPTs)标记的稻瘟病菌营养体亲和的不同小种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25℃、黑暗中对峙培养18d,配对菌株菌落交界处出现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4个小种间营养体可亲和菌株配对组合是:PO21-MBCr-27(ZA49)×PO3-IPTr-54(ZF1)、PO21-MBCr-27(ZA49)×PO2-IPTr-51(ZF1)、PO21-MBCr-27(ZA49)×PO33-IPTr-69(ZD1)和PO21-MBCr-41(ZA49)×PO3-IPTr-54(ZF1)。分别切取各配对组合产生的菌丝融合带,分别建立单菌丝片段群体,测定其对稻瘟灵、多菌灵的抗药性。结果是,从4个配对组合的单菌丝片段后代中,均检测到分别携带MBCsIPTr、MBCrIPTs标记和同时携带双亲抗性标记(MBCrIPTr)3种个体,其中MBCrIPTr个体的检出率为1.0%~3.6%。无性重组体的MBCr和IPTr性状在其菌丝块移植继代培养和单菌丝片段株后代发生分离。以配对组合PO21-MBCr-27×PO3-IPTr-54产生的菌丝融合带建立单孢无性系,从3178个单孢株中筛选到4株MBCrIPTr个体,其MBCrIPTr性状在单孢后代和单芽管分离株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结果表明,营养体亲和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菌株之间可通过菌丝融合产生无性重组体,同时提示无性重组体内可能发生了准性生殖。
  • 病原学
  • 唐朝荣, 陈捷, 纪明山, 邹庆道, 宋刚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19-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辽宁省各地分离到93个玉米纹枯病菌株,经菌丝融合测定,结合培养性状及酯酶同工酶谱带比较,首次明确了辽宁省玉米纹枯病菌的主要菌丝融合群为Rhizoctonia solani AG1-IA。致病性测定表明:R. solani AG1-IA是辽宁省玉米纹枯病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丹东RS-950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品种间存在抗性差异,沈试28最抗病,沈试29最感病。研究发现不同生育期的玉米下位叶鞘对纹枯病菌的抗性存在差异,按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顺序递减,这种趋势在第7叶位上表现较第3叶位明显。此外,还从碳源、氮源,VB1,温度,pH值,病菌存活力和腐生定殖能力6方面研究了玉米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李敏, 孟祥霞, 姜吉强, 刘润进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27-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igaspora rosea Nicol.& Schenck、Glomusmosseae(Nicol.& Gerd.) Gerdemann & Trappe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 Berch与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 f. sp. niveum)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干重;显著减少根内和根围土壤中镰刀菌群体数量及其对根系的侵染率;降低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减轻西瓜枯萎病的危害。接种F.oxysporum f. sp. niveum能降低AM真菌对西瓜的侵染率,并且AM真菌与镰刀菌的不同接种时间和顺序影响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发展,证实AM真菌与镰刀菌存在竞争关系。另外,AM真菌对西瓜高感枯萎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说明高感品种对菌根的依赖性较大。
  • 孙艳丽, 王慧敏, 王建辉, 宋秀荣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32-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山东莱阳苹果园的苹果冠瘿瘤中分离到18株根癌土壤杆菌。经过鉴定有3株是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原生物1型),其余15株是A.rhizogenes(原生物2型)。这些菌株所诱导的冠瘿瘤中均能合成胭脂碱(nopaline),属于胭脂碱型Ti质粒的根癌土壤杆菌。通过室内平皿检测发现,分离到的菌株均对K84菌株所产生的土壤杆菌素敏感。在温室指示植物向日葵幼苗上K84和K1026均能完全抑制冠瘿瘤的形成。
  • 病原学
  • 杨叶, 唐广缘, 黄意毅, 刘美珍, 黄圣明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37-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13个地区分离获得的17个Colletotrichum musae分离菌系经测定,无论是菌丝生长还是孢子萌发均以30℃为适温,pH值6~7为最佳条件;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而孢子萌发最佳碳源则是蔗糖,5种碳源都可提高孢子萌发率;自然光照(12h光暗交替)最有利于菌丝生长,30min紫外照射可使分生孢子致死。17个菌系菌落形态特征、菌丝体生长速率和致病力均有很大差异,其中以屯昌3、文昌4、琼山1和万宁1等菌系的菌丝生长快,而临高1、昌江3和昌江6则最为缓慢。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范青, 田世平, 李永兴, 汪沂, 徐勇, 李久蒂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43-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912作为生防拮抗菌,主要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接种时间的B-912活菌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柑桔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B-912活菌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地好于对照。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活菌液处理的果实在25℃下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小于15℃下的果实,24h后接种病菌孢子的果实其发病率及病斑直径一般都高于48h后接种的果实。实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主要是产生抗菌素。
  • 病原学
  • 谢辉, 冯志新, 赵立荣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49-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州毛刺线虫新种(Trichodorus guangzhouensis n. sp.)采集于广州市白云区的莴苣(Lactuca sativa)根际土壤。其主要鉴别特征是虫体和瘤针较短;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于瘤针后和排泄孔前,交合刺短、无刚毛和条纹,泄殖腔前有3个腹中生殖乳突,精细胞大、有大且呈香肠形的核;雌虫阴门纵裂,阴门骨化结构小、三角形到园三角形、相距较近,阴道长度大于阴门处体宽的1/3,受精囊大、有精子。该新种在多数形态特征测量数据上,以及雄虫的3个腹中颈乳突位置、泄殖腔前腹中生殖乳突数量、精细胞形态,雌虫受精囊和阴门骨化结构形态等特征上,与背弯毛刺线虫(Trichodorus reduncus Siddiqi & Sharma,1995)相近似。但它们在雄虫交合刺和引带形态、第一腹中生殖乳突(SP1)的位置,雌虫阴门形态等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 流行学与生态学
  • 孙漫红, 刘杏忠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53-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双河、宝泉岭和白城3个大豆胞囊线虫病抑制性土壤样品土质、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上真菌以及土壤特性(土壤抑制性、传导性、杀真菌剂处理)的研究,表明多年连作会引起大豆胞囊线虫种群数量的减少。在此类土壤中胞囊数量一般小于100个/100g土,且空胞囊率达80%以上。胞囊上真菌分离频率高,种类较单纯,其中宝泉岭土样中定殖真菌有明显的优势种-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大豆胞囊线虫衰退土壤中具有抑制因子,经物理灭菌和杀真菌剂多菌灵处理后,原有抑制特性丧失,3个土样大豆根部胞囊数量分别增加140.0%、165.5%、68.2%和141.9%、215.2%、139.3%。大豆胞囊线虫抑制性土壤具有传导特性,当抑制土与无菌土按1:9混合后胞囊数量较灭菌土分别减少70.0%、26.5%和51.8%。本文证明了连作土壤中引起大豆胞囊线虫种群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因子,并初步确定为食线虫真菌的作用,同时证明土壤状况与大豆胞囊线虫的衰退也有一定关系。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向红琼, 冯志新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57-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粗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致病过程、线虫感病症状及菌丝与线虫的相互作用。探明了粗皮侧耳对线虫致病的实质是杀主寄生,菌丝分泌的毒素首先将线虫击倒并杀死,然后菌丝从线虫体孔侵入,或靠酶和机械力的作用从表皮侵入,最后消解、吸收和利用线虫。一般菌丝与线虫接触1~5min线虫被击倒,20~30min卵和幼虫解体,4~6h成虫死亡,12h后菌丝侵入虫体营腐生生活。菌丝也可不侵染线虫,仅靠毒素将线虫杀死,在酶的协同作用下将线虫分解,直接吸收利用线虫。若菌丝分泌的毒素不足以杀死线虫,纵然菌丝与线虫充分接触也不能侵染活线虫。试验还表明,该菌平板培养产生的毒素,除去菌丝也能杀死线虫。
  •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何自福, 李华平, 肖火根, 范怀忠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64-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在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寄主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的NSP株系和NS株系的代表分离物(广州天河分离物和高州分离物)的DNA组分1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个代表分离物的DNA组分1全序列、ORF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率分别为3.2%、3.1%和2.8%,从而进一步确证了可以用寄主范围来作上述2个株系的鉴定。此外,这2个株系的DNA组分1、ORF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肖火根等报道的中国(广东)分离物、以及亚洲组和南太平洋组各分离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S株系与肖火根等报道的中国(广东)分离物的亲缘关系很密切;这2个株系与亚洲组各分离物的差异均较小,而与南太平洋组各分离物的差异均较大,它们应属亚洲组。
  • 研究简报
  • 韩胜芳, 王智炘, 王冬梅, 刘娟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70-3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实验室近几年的工作证明:小麦-叶锈菌互作,无论亲和组合还是非亲和组合的细胞间隙液(IWF)中均有激发子的存在。激发子作为寄主-病原菌互作系统中诱发防卫反应的一种确定的生化信号,在启动寄主抗性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 商明清, 梁元存, 刘爱新, 董汉松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71-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而用来自病原菌的激发子作为诱导因子来研究诱导抗性的报道更少。
  • 阮期平, 周立, 刘勇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72-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通过对病原菌攻击和损伤产生应答,引起大量应激反应的代谢产物和特定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从而限制或阻止了病原菌的侵袭。
  • 马国斌, 林德佩, 王叶筠, 郭庆元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73-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镰刀菌酸是由镰刀菌属中那些能引起多种植物萎蔫的病原菌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毒素,从发现至今已有60多年了,但关于它在病程中作用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而且意见也不一致。
  • 朱杰华, 张志铭, 李玉琴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4): 375-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该病在世界各地再度严重流行,据国外专家报道与A2交配型的产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