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2-06-10
  

  • 全选
    |
    专题述评
  • 徐同, 柳良好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97-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霉(Trichoderma spp.)作为重要的植病生防因子(biocontrol agents)一直受到普遍关注。木霉菌株产生的包括几丁质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在木霉重寄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论述木霉几丁质酶的种类、诱导产生、理化特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并对木霉几丁质酶及其基因的生防应用进行讨论。
  • 曾士迈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03-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模型PANCRIN为基础,建成该病抗病性持久度模型PANCVDE,进行模拟试验,结果指出,除供试垂直抗病性品种本身的抗小种谱、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制约的流行速率三者综合为抗病性丧失的主导因素外,背景系统中其它多种因素也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着甚至制约着抗病性丧失,如感病品种的面积、水平抗病性品种的面积、其它垂直抗病性品种的抗小种谱、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综合抗病性品种、新小种的侵袭力等等。模拟结果大都能被已有认识或经验所接受,其中有些还暗含一些启示,如新小种定向选择压力的定量化估测、水平抗病性对垂直抗病性的保护作用、和小种侵袭力研究的重要性等。作者认为,系统模拟方法可以用于小麦条锈病以及类似病害的品种抗病持久度研究。
  • 研究论文
  • 谢关林, 朱国念, 任小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14-12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7~2000年间对以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为主的稻种病原细菌开展了种类、频率及传病率的研究。从303份稻种样本中分离出3906个菌株,经菌落形态、细菌学、致病性测定后获得201个致病或弱致病菌(占总数的5.15%)。选出致病及非致病代表菌株299个连同23个对照菌株用Biolog进行证实。结果表明种子上所带的病原细菌涉及到6个致病细菌种和5个弱致病种。平原稻区存在较多致病细菌种,山区较少,但两地均以弱致病细菌种占优势;丘陵的强致病细菌种的分离频率显著高于平原与山区。在稻种上携带的11个细菌种中,人工接种和自然感染的病稻种均能引起传病的有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Pseudomonas fuscovaginae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 张国珍, 马秋娟, 彭友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21-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改变燕麦片番茄培养基中的一些成分,包括番茄成熟度、pH值、钙的添加等,探讨了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形成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选用成熟番茄的榨汁作为培养基的主要组分之一,调节培养基pH值在5.5左右,并添加0.1% CaCO3能显著提高子囊壳形成的数量、促进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发育、提高子囊孢子的成活率。在上述培养基上进行稻瘟病菌的有性杂交,并在子囊壳开始出现后7~18d内分离子囊孢子,其成活率可高达85.5%。
  • 袁虹霞, 李洪连, 王烨, 房卫平, 王振跃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27-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7个不同抗黄萎病性能的棉花品种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和测定,结果发现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则能刺激病菌生长。感病品种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和种类较多,而且苯丙氨酸、脯氨酸等仅出现在感病品种的分泌物中;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糖类物质含量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
  • 徐秉良, 商鸿生, 王旭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32-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以转化CMV-CP和TMV-CP基因线辣椒纯合系作试材,比较了接种CMV粒体和CMV-RNA后的发病特点和叶片中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转化线辣椒不仅能抵抗CMV粒体的侵染,而且还能抵抗CMV-RNA的侵染。不论接种CMV粒体或CMV-RNA,CP(+)线辣椒的系统症状都延迟出现,显症株率和病害严重度级别大幅度降低,病毒增殖和运转受到抑制,接种叶片与新生叶片中的病毒含量明显减低。这一结果证实CMV-RNA不能克服线辣椒由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
  • 陈新民, 崔淑兰, 张文祥, 陈孝, 段霞瑜, 周益林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用含有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Pm4bPm6的品种和感病品种与作者培育的4个抗白粉病新品系杂交,在温室鉴定了亲本和F2代幼苗对北京地区优势白粉病菌株E09号的反应,以确定它们含有的抗病基因。结果:CA9550含有2对有效抗病基因Pm2和Pm4b;CA9640、CA9641和CA9648均含有1对有效抗病基因Pm2。
  • 俞刚, 陈利锋, XIE Wei-ping, 柴一秋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42-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将禾谷镰孢一高产毒菌株B4-1采用单小花注滴法接种于小麦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和感病品种宁麦6号,用气/质联检法测定接种后4、8、12、16和20 d组织中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积累量。结果显示,在病组织中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和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等3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但未发现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和镰刀菌酮-X (fusarenon-X)等毒素。抗病品种病穗组织中,DON平均含量由接种后4 d的29.5 μg/g dry weight (gdw)下降到20d时的15.7μg/gdw,15-ADON和3-ADON量则较低,分别为1.5~3.6μg/gdw和<1.7μg/gdw;而同期感病品种病穗组织中的DON量则由23.1μg/gdw上升到47.7μg/gdw,15-ADON和3-ADON量均较高,分别达8.6~10.0μg/gdw和2.6~8.3μg/gdw。在抗、感病品种无症状穗组织中,3种毒素的含量均很低(<0.5 μg/gdw)。同时,本研究还首次在感病品种的穗颈(总花梗,peduncle)组织中检测到大量的DON和15-ADON及少量的3-ADON。
  • 侯春燕, 王冬梅, 李小娟, 韩胜芳, 刘娟, 王智火斤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47-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洛夫林10和叶锈菌小种366组成不亲和组合,小麦叶片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HR)是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重要因素。在接种前给小麦叶片分别预注射微管解聚药物磺草硝(oryzalin)和微丝解聚药物细胞松弛素D (cytochalasin D,CD),结果表明2种药物注射使得寄主因叶锈菌侵染诱导的细胞过敏性坏死数目明显减少,并且注射药物的浓度越大,寄主细胞发生HR的数量越少。说明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的聚合状态是诱发小麦叶片发生HR防卫反应所必需的,细胞骨架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邸垫平, 苗洪芹, 吴和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53-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抗病自交系黄野四-3、感病自交系8112和Mo17、耐病自交系478为材料,采用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法(IDDTB)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结合生物学症状研究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对玉米的侵染及其运转规律,试验表明玉米抗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是抗系统传导,其次抗病毒增殖和细胞间扩展,但不抗侵入。
  • 田世平, 罗云波, 宫钦钦, 刘红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59-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红熟期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果实为材料,主要研究病菌侵染与果实中乙烯生成,ACC合成酶和脂氧合酶(LOX)的关系,以及不同乙烯处理对感病果实ACC合成酶和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接种采后番茄果实在25℃下存放7d后,感病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ACC合成酶和脂氧合酶(LOX)活性也明显提高。在贮藏环境中增加乙烯吸收剂可明显地延缓葡萄孢菌的发病,而且ACC合成酶和LOX酶的活性也相对较低。由此证明病菌侵染与果实乙烯释放量,以及与ACC合成酶和LOX酶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 宋从凤, 潘小玫, 陆萍,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65-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培养皿滤纸吸附测定法和不伤根土壤拌菌处理及针刺接种法,测定了大白菜软腐病菌游动性突变体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在其中侵染定殖和扩展的特性。结果表明,游动性丧失和增强的突变体都可以通过种子萌发和主动接触进入大白菜体内、并可以在体内有短期的繁殖,但菌量远低于野生菌。大白菜叶片接种实验说明,这两种突变体也都可以进行短距离扩展,但扩展距离和菌的繁殖量低于野生菌。
  • 曾大兴, 戚佩坤, 姜子德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70-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筛选的14个随机引物,对分离自广州不同蔬菜上的12个弯孢炭疽菌菌株进行RAPD扩增。所有引物对分离自辣椒、香葱等蔬菜上的11个菌株都产生非常相似甚至一致的扩增带型,仅来自姜上的菌株的带型显著不同;UPGMA聚类分析将12个菌株聚为2群,其中11个菌株(Cap1~Cap11)以很高的Dice相似系数(>82%)组成一群,姜上的菌株(Cap12)为另一群。根据这些结果,将上述来自辣椒等蔬菜上的11个菌株鉴定为同一个种——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而姜上的炭疽菌可能是另一个种。结果不支持将来自葱属植物的3个菌株鉴定为葱炭疽菌(C.circinans)。
  • 蔡红, 孔宝华, 李凡, 陈海如, 段永嘉, 刘进元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75-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仙人掌丛生幼嫩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韧皮部筛管中存在大量植原体;根据植原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通用引物对R16 F2/R2,应用PCR技术对仙人掌丛枝病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扩增到约1.2 kb的特异性片段,而在健康组织中却没有此特异片段;通过16S rDNA片段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与花生丛枝病植原体亲缘关系最近,据此可初步判断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是一种属于16Sr Ⅱ组的植原体,基本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 谢艳, 张仲凯, 李正和, 丁铭, 周雪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82-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粉虱传双生病毒(WTGs)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三抗体夹心ELISA (TAS-ELISA)检测WTGs的方法,并发现了单克隆抗体SCR18可广泛用于我国WTGs的检测。利用根据WTGs基因组上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建立了PCR特异检测WTGs的方法。对田间病样的TAS-ELISA和PCR检测表明,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省烟草、番茄和南瓜上均存在,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是一致的。
  • 研究简报
  • 曹赐生, 肖用森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87-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产区广为流行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近年研究认为,植物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D)以及超氧物歧化酶(SOD),与植物的抗病能力都有着密切关系。
  • 周博如, 刘太国, 杨微, 李永镐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88-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细菌性瑾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简称PSG)是我国和世界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在适宜的发病条件下可使大豆减产18%~22%,最高可达到29%以上。
  • 徐春香, 肖火根, 李华平, 范怀忠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89-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基因组中至少含有6个DNA组分,栽们实验室已经对BBTV广东2个株系(NS和NSP)基因组中的DNA分组1、3、6进行了测序和报道。现又对NS和NSP的DNA组分2分别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报道如下。
  •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 吕慧颖, 孔凡江, 杨庆凯, 许修宏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90-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影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的产生因素进行了研究。8 d的菌丝体经蒸馏水浸泡,在25℃下培养72 h可以获得高浓度的游动孢子悬浮液,菌龄越短游动孢子浓度越大,偏酸性的环境有利于游动孢子产生,温度是影响游动孢子形成的重要因素,在0、35℃下均无游动孢子产生,游动孢子产生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最佳温度为25℃。
  • 陈立杰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2):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应用形态分类学、模糊数学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对中国环总科线虫的主要属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