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3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4-10
  

  • 全选
    |
  • 陈中义, 张杰, 黄大昉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97-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和抗菌防病作用,许多性状优良的天然分离株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芽孢杆菌抗菌防病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诱导植物抗病性。其中,核糖体合成的细菌素、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等抗菌蛋白以及次生代谢产生的抗生素与挥发性抗菌物质产生的拮抗作用是生防细菌最主要的抗菌机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抗菌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实现外源杀虫或抗菌基因的高效稳定共表达是增强生防芽孢杆菌抗菌活性和扩大防治对象的重要途径。基因组和蛋白组研究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芽孢杆菌抗菌分子机制和抗菌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 刘士旺, 吴学龙, 郭泽建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04-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拟南芥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模式植物。植物感病和抗病取决于病原物无毒基因产物和寄主抗病基因产物的识别,以及随后的相关防卫反应的激活。在拟南芥的抗病过程中,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信号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着抗病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信号分子在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因而将抗病信号传导分为依赖于水杨酸和依赖于茉莉酸/乙烯的途径。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些信号分子在植物系统获得抗性以及诱导系统抗性中的作用。
  • 范在丰, 李怀方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12-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年以前,植物病毒与动物病毒的分类系统不同,前者分为组(group)、亚组(subgroup)、成员(member),而后者分为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1,2]。
  • 曹越平, 李海英, 刘学敏, 陈绍江, 张丽娟, 杨庆凯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1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的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潜育期以及病害的预测,同时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的分化、抗性的遗传及代谢毒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资料与指导。
  • 陈捷, 鄢洪海, 高增贵, 薛春生, 庄敬华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2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20余个主栽玉米品种和20个骨干自交系中筛选出沈135、78599-1、Mo17、477、C8605、E28、7922和黄早4等8个自交系,作为鉴别寄主来研究弯孢叶斑病菌的生理分化。研究表明,弯孢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 Boed.]在温室进行的苗期鉴定与田间成株期鉴定的生理分化结果一致。苗期鉴定具有操作简单、鉴定环境条件易控制等特点。通过8个鉴别寄主将采自我国玉米产区的20株弯孢叶斑病菌分为6个致病类型,其中类型A致病性强、分布广,为优势致病类群;类型D主要分布在我国零星发生的地区,为弱致病类群。同时研究了影响病菌生理分化鉴定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湿度、温度和植株营养状况对病菌生理分化鉴定结果有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我国玉米品种抗性鉴定、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监测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 K. Y. RYU, 罗文富, 杨艳丽, 国立耘, 郭华春, 王毅, 陈海如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26-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云南省陆良县、建水县和南涧县采集2000年秋播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分离获得124个致病疫霉菌株,连同1999~2000年分离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春播马铃薯晚疫病的10个菌株共134个,采用常规技术对这些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抗药性及生理小种的研究。交配型测定结果为:陆良县的18个菌株中有3个为A2交配型,其余15个菌株为A1交配型,建水县和南涧县的106个菌株及昆明、曲靖1999~2000年的10个菌株都是A1交配型。测定了83个菌株对瑞毒霉(metalaxyl)和烯酰吗啉(dimethomorph)的抗药性,结果有12.0%的菌株对瑞毒霉表现抗性,16.9%表现中抗,71.1%表现敏感,其中陆良、昆明和曲靖的抗瑞毒霉菌株的比例大于建水和南涧的抗药性菌株的比例;所测定的83个菌株都对烯酰吗啉表现敏感。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云南晚疫病菌为3.4、0、3和4生理小种,分别占鉴定菌株总数的48.0%、32.5%、15.6%和3.9%。但南涧仅发现3.4和0小种,而昆明有0、3、3.4和4小种,陆良有0、3和3.4小种,可见昆明和陆良地区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比南涧地区的生理小种的组成更趋多样。
  • 高俊明, 刘慧平, 王建明, 闫秀琴, 李新凤, 韩巨才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32-134,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对峙培养和显微观察方法,对采自山西晋中、运城、临汾、长治、大同等5个地区的92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2个菌株,根据其营养体亲和性初步划分为7个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G1、AG2、AG3、AG4、AG5、AG6、AG7),而且不同地区融合菌群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晋中分布有4种类型(AG1、AG2、AG3、AG4),运城3种(AG1、AG3、AG5),临汾4种(AG1、AG2、AG3、AG6),长治4种(AG1、AG2、AG5、AG7),大同3种(AG2、AG3、AG6),其中AG2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山西境内分布的灰葡萄孢菌的优势菌群。
  • 邹亚飞, 简桂良, 马存, 石磊岩, 王立平, 刘慧君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35-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41个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代表菌系,在温室条件下,对4个棉花品种鄂荆1号(感)、中棉所12(耐)、文-5(抗)和唐棉2号(抗)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可将供试菌系分为落叶型与非落叶型2类。选取8对AFLP引物PCR扩增的结果中,统计带型稳定、清晰且有多态性的条带,共169条作系统聚类分析,将上述菌系分为2大类,第一类为非落叶型菌系,包括10个非落叶型菌系和1个过渡菌系;第二类为30个落叶型菌系。根据聚类分析建立树状图,发现菌系与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依据菌系致病力强弱分类则相关关系不大。选用25对EcoRⅠ和MseⅠ引物组合,对供试的41个V.dahliae进行AFLP扩增,筛选到2对引物E64(GACTGCGTACCAATTCGAC)、M53(GATGAGTCCTGAGTAACCG)和E49(GACTGCGTACCAATTCCAG)、M65(GAT-GAGTCCTGAGTAAGAG),能分别扩增出433bp和110bp2条仅为V.dahliae非落叶型菌系独有的特异片段,可将落叶型与非落叶型菌系分开,这2条特异片段被命名为EM433和EM110
  • 耿波,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刘仪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T-PCR,获得了小麦黄花叶病毒湖北罗田分离物细胞质内含体(CI)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罗田分离物CI基因由197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65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与已报道的河南潢川、四川雅安、江苏扬州及日本分离物序列比较,不同分离物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5.0%~97.5%之间,相应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3.2%~97.1%之间。并对CI蛋白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 庄木, 王晓武, 谢丙炎, 郑文光, 冯兰香, 方智远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46-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根据黄瓜花叶病毒2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一步RT-PCR技术对多个不同寄主和不同地理来源的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2b基因片段进行扩增,获得了含该基因全长约90%的cDNA片段(300bp)。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内不同CMV分离物2b基因片段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3%以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0%,且均属于亚组Ⅰ。
  • 刘俊峰, 张国珍, 马秋娟, 彭友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51-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将以前在稻瘟病菌菌株S1522获得的与决定对水稻品种梅雨明无毒性的基因(AVR-Pikm)相连锁的1个RAPD标记OPO121000进行了克隆和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OPO121000的大小为946个碱基,不含有与已报道的稻瘟病菌Mg-SINE、Fosburry、Magyy、Grasshopper、Pot2以及Pot3等同源的重复序列。根据OPO12100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24个核苷酸的特异引物,对无毒表型亲本S1522和毒性表型亲本S159、无毒表型群体基因池、毒性表型基因池以及有性杂交后代108个菌株进行了PCR扩增,所有无毒表型的菌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1条与OPO121000大小相同的DNA条带,而毒性表型的菌株除5个重组个体外,均不能扩增出这条特异带。此结果表明,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RAPD标记OPO121000被成功地转化为SCAR标记,为进一步通过染色体步移克隆该无毒基因奠定了基础。
  • 杨民和, 郑重, Jan E. LEACH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5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管特异性抑制剂oryzalin、微丝特异性抑制剂细胞松弛素A (cytochalasin A,CA)和细胞松弛素D (cytochalasin D,CD)的试验表明:oryzalin在5~50μmol/L、CA在0.5~1.0μg/mL、CD在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稻瘟病菌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基本上没有影响。采用以上几种细胞骨架特异性抑制剂处理水稻叶鞘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寄主细胞抗病菌扩展的能力。在抑制剂处理的水稻叶鞘细胞中,病菌扩展的速度加快。进一步的观察发现,抑制剂处理抑制水稻细胞抗病菌的扩展能力与水稻的抗病防卫反应如原生质颗粒化、多酚类物质的积累和HR发生的延迟是相关的。
  • 杨祁云, 许新萍, 朱小源, 冯道荣, 李宝健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62-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苗期初筛、复筛、抗谱测定和田间自然诱发试验等不同鉴定方法,对经分子检测证明已整合有碱性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精酶基因的22个转化系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筛选出对稻瘟病的抗性比原种对照七丝软占有明显提高的一系列转基因水稻品系,其中表现高抗的有来自F4-9转化株系的7个品系。高抗材料的R7代品系,经室内抗谱测定及田间病圃试验结果,仍然表现高抗稻瘟病。本研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优质感病品种改良成高抗品系,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水稻新品种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育种途径。
  • 李宝聚, 陈立芹, 孟伟军, 王福建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67-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灰霉病菌(Botrytes cinerea)的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的环境,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或水滴中萌发最好。在适温下,随着湿度的增加,病菌致病性增强,孢子在相对湿度85%以上、菌丝在相对湿度80%以上的高湿环境能够发生侵染,并形成危害性的软腐斑。在一天中高湿的时间直接影响番茄灰霉病的发生,高湿(相对湿度超过85%)时间8h以上病菌才能够连续侵染。
  • 何红, 蔡学清, 关雄, 胡方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70-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莉和BS-1,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辣椒苗和果炭疽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菌株培养液对苗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1.5%~93.3%和66.1%~79.2%;对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0.0%~100%和60.0%~100%,喷施菌株培养液后间隔24h以上接种病原菌的防病效果比两者同时接种的高。菌株外分泌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及附着胞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菌体及其胞外分泌物均有防病作用,菌体可能起主导作用。另外,2菌株培养液浸种,对辣椒还有明显的促生效果。BS-2菌株的防病和促生效果均比BS-1高。
  • 林福呈, 李德葆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74-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共分离了976株细菌分离物,发现来自甘蔗根围的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9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wm)在PDA平板的对峙培养过程中不形成抑菌圈,但4d后可使上述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溶解。扫描电镜观察发现S9菌株在待测的立枯丝核菌表面形成了溶菌斑。S9菌株对立枯丝核菌的作用过程是通过吸附在病原真菌的菌丝上,并随菌丝生长而生长,而后产生溶菌物质消解菌丝体。液体共培养测定也证明了S9菌株具有上述作用。本研究还发现,S9菌株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真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鲜红毛壳菌(Chaetomium cupreum)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的生长没有影响。盆栽试验证明了S9菌株可有效地控制立枯丝核菌(R.solani)引起的番茄苗期病害。S9菌株与其它拮抗真菌混合具有促进防治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潜力。
  • 刘洪斌, 顾宝根, 刘西莉, 周立刚, 李健强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7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对甲霜灵敏感、中抗和高抗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株各2株,采用电导率法和同位素掺入法,研究了甲霜灵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不同抗药性水平菌株细胞膜通透性和R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借助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了不同抗药性水平菌株对甲霜灵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甲霜灵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不同抗药性水平菌株的细胞膜通透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甲霜灵浓度提高,敏感菌株的RNA聚合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10μg/mL甲霜灵对敏感菌株RNA聚合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40%以上,而10和100μg/mL甲霜灵对高抗菌株的RNA聚合酶活性只表现轻微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分别小于8%和21%,甲霜灵对中抗菌株RNA聚合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介于对敏感菌株和高抗菌株的抑制作用之间。抗性菌株对甲霜灵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培养30d后高抗菌株HL105和SC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13.46%和16.14%。
  • 张志元, 官春云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83-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覆膜栽培与露地栽培对辣椒潜伏侵染病原菌种类及其在辣椒果实不同部位的分布,辣椒采后果实发病率,采后病害病原菌种类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覆膜栽培辣椒采前潜伏侵染带菌率比露地栽培降低了7.7倍;辣椒采前潜伏侵染菌在果柄、果蒂、果肉中均有分布,但以果蒂带菌率最高,发病率也以果蒂最高;辣椒贮前表面消毒可以显著降低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率;辣椒采后病害的病原菌有5种,即镰刀菌(Fusarium Link et Fr.)、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蔬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和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其中主要病原菌为镰刀菌(Fusarium Link et Fr.)、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gloesporioides)和蔬菜软腐病菌(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具有潜伏浸染特性的只有A.alternataE.c.subsp.carotovoraC.gloeosporioides
  • 孔宝华, 李文君, 常胜军, 蔡红, 刘进元, 陈海如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87-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石竹斑驳病毒(CarMV)是侵染香石竹的主要病毒。关于该病毒的株系和不同地区分离物的病毒核酸序列研究报道较少。
  • 王占武, 李晓芝, 刘彦利, 田洪涛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88-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草莓枯萎病(Fusaruim oxysporum f.sp.fragriae)是草莓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连茬种植地块尤为严重,常常造成大幅减产或绝收。目前,除使用成本较高的剧毒农药溴甲烷熏蒸土壤可以连茬种植以外,尚无其它有效方法。
  • 刘太国, 石延霞, 文景芝, 李永镐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90-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内源水杨酸(SA)可能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SAR)的信号物质,它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调节作用。
  • 文景芝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91-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导致黑龙江省大豆苗期死亡和成株期茎部褐色坏死的病原菌的形态、生理及致病性,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菌的血清学、同工酶标记、RAPD、致病性分化及病害传播途径,结果如下。
  • 王元平, 张曙光, 李华平, 王振中, 范怀忠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2): 192-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外对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核衣壳蛋白和外衣壳蛋白的性质、结构及其与介体的亲和性、与介体传毒能力的关系等方面,本室在已有室内检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T-PCR和PVP-ELISA法对田间带毒叶蝉进行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