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8-10
  

  • 全选
    |
  • 沈喜, 李红玉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289-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植物遭受病毒侵染后通常会引起植物重要生理功能的改变,包括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变化、核酸与蛋白质的变化、酚类代谢的变化、水分生理的变化以及体内激素的紊乱和寄主膜结构的破坏等,其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最关键的因素。
  • 张益先, 吕国忠, 梁景颐, 杨红, 白金铠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292-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and Doniels)适合分离的培养基有花生叶斑病尾孢菌培养基、PDA、V8汁、V8汁+蔗糖20 g和Richard培养基。适宜菌丝生长的pH 4~12,最适宜的pH 6~8,适宜温度为20~25℃。病菌对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对酵母膏、硝酸钾、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或氮源。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30℃,pH范围广,RH ≥ 81%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营养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 邵碧英,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296-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T-PCR技术获得了覆盖整个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强毒株TMV-W、2个弱毒株TMV-017和TMV-152基因组(RNA)的cDNA克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强、弱毒株全长均为6 395个核苷酸,具有4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分别编码126、183、30、17.6 kDa蛋白。TMV-W和普通株系TMV-U1的基因组同源率达到98%,TMV-W为普通株系。TMV-017、TMV-152基因组发生变异的部位主要在126/183 kDa ORF中。和TMV-W相比,TMV-017仅在126 kDa蛋白ORF中有18个碱基发生变异,其中10个碱基引起氨基酸的改变;而TMV-152在183 kDa ORF中有16个碱基发生变异,其中有11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TMV-017和TMV-152有11个共同变异的碱基,其中有8个引起氨基酸的变异。TMV-152在30 kDa ORF中有1个碱基发生变异而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其它区域,三者完全相同。
  • 刘雅婷, 张世珖, 李永忠, 王绍坤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02-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筛选致病力强的烟草野火病菌株作为抗原,制备了烟草野火病菌特异性的抗血清,研制出SPA-ELISA、间接-ELISA 2种诊断试剂盒,使检测真正作到了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同时,应用这2种诊断试剂盒对从田间及温室中采集的土壤、烟株根围、田间杂草、种子进行检测,明确了云南烟草野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和根围。
  • 蒋军喜, 陈正贤, 李桂新, 周雪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07-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B5腹水和SCMV、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ohnsongrass mosaic virus,JGMV)的特异性引物对我国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12省市15个地点的176株玉米矮花叶病病样分别进行了间接ELISA和免疫捕获反转录PCR (IC-RT-PCR)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病样均含有SCMV,而无MDMV、SrMV或JGMV存在,表明上述12省市的玉米矮花叶病病原为SCMV。进一步对甘肃(GS)、四川(SC)、云南(YN)3个SCMV分离物的近全长CP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测定了浙江分离物(ZJ)和甘肃分离物(GS)在13个玉米品种上的致病性。
  • 刘爱媛, 陈维信, 李欣允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13-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8℃;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2~36℃,最适28~32℃;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8~32℃。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 5~6;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3~4,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 6~7。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或水滴中萌发快,相对湿度低于85%时不能萌发。光照处理对该菌生长发育无显著性影响。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 10 min,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60℃ 30 min。
  • 特邀专题评述
  • 张绍升, 章淑玲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17-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薯拟短体线虫新种(Pratylenchoides batatae n. sp.)根据采自河北省卢龙县前双庙的甘薯根部及根际土壤中的一个拟短体线虫种群进行描述和作图。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唇区有5个唇环,侧区4条侧线并有网格纹,尾呈圆柱形、有24~26个体环,尾端圆、具粗纵纹。食道腺末端覆盖于肠背面,2个亚腹食道腺核均在背食道腺核之后,一个亚腹食道腺核位于食道-肠瓣门前的腹面、另一个位于食道-肠瓣门稍后。近似种为齿尾拟短体线虫(P. crenicauda),该种与新种的主要区别是:唇区3~4个唇环,侧区有6条侧线、无网纹,亚腹食道腺核一个在背食道腺核前、另一个在背食道腺核后。新种为两性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线虫学实验室。

  • 彭德良, S. Subbotin, M. Moens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23-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中国和摩洛哥禾谷胞囊线虫群体的核糖体基因(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片段的长度约为1 060 bp。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RE)酶切禾谷胞囊线虫ITS扩增产物,共产生27个酶切片段。用AluI和RsaI酶切ITS扩增产物证明中国禾谷胞囊线虫ITS属于"B型",而摩洛哥禾谷胞囊线虫ITS属于"A型"。用HinfI酶切后,7个中国禾谷胞囊线虫群体产生2个RFLP片段(860和200 bp),而摩洛哥群体产生3个RFLP片段(520、340和200 bp),HinfI揭示出中国与摩洛哥禾谷胞囊线虫ITS之间存在差异。AvaI和HindⅢ不能酶切禾谷胞囊线虫ITS。用CfoI、Bsh1236I、MsrFI、ScrFI、HaeⅢ和MvaI 6种RE酶切中国和摩洛哥禾谷胞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均分别得到相同类型的RFLP分布型,因此这6种RE不能揭示中国与摩洛哥群体的rDNA-ITS的差异。
  • 向平安, 周燕, 高必达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30-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不同省份收集到辣椒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 (XV)7个菌株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 oryzae pv. oryzicola (XOZ)14个菌株,进行了质粒微量制备。XV菌株除XV1外都检测到质粒,单个菌株拥有的质粒数为2~5个,大小在10~100kb,没有发现为所有菌株所共有的质粒,但XV2、XV3、XV4、XV5、XV6共享1个大约55 kb的质粒。14个XOZ菌株都含有1个质粒,除XOZ5外,其余的13个菌株都含1个约40 kb的质粒。所有菌株都不耐铜。XOZ菌株仅XOZ7对链霉素表现耐性,4个XV菌株即XV4、XV5、XV6和XV7耐链霉素。用XV质粒转化无质粒菌株,发现XV5的1个76 Kb质粒与耐链霉素有关。
  • 陈庆河, 翁启勇, 胡方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34-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均显著增加。无毒菌株可诱导产生植株体外和体内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抑菌物质。表明青枯无毒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激活了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
  • 朱建裕, 朱水芳, 廖晓兰, 高必达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38-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番茄环斑病毒(ToRSV)各株系RNA1聚合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荧光探针,建立了对ToRSV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TaqMan荧光探针实时监测目的基因的扩增,实现RT-PCR扩增与探针检测同时进行,不需PCR后处理,消除了PCR产物的污染,不需电泳和EB染色,减少了检测步骤,节省了时间。这个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适合于种传病害的快速诊断和口岸检验检疫运用。
  • 郭红莲, 程根武, 陈捷, 冯晶, 崔澍, 唐树戈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42-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侵染前后的4个玉米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3种酶比活性在病菌侵染后都发生明显的先增后降的变化,而抗病品种的变化要明显大于感病品种的变化,尤其是苯丙氨酸解氨酶最大增加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4个品种的木质素含量在病菌侵染的第9 d时增加到最大值,以后略下降,而且抗病品种的木质素含量峰值高于感病品种的峰值。
  • 郝中娜, 文景芝, 李永刚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47-3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离体叶柄伤口接种法测定大豆疫霉根腐病菌44号生理小种单游动孢子连续3代或4代分离后代的毒性,结果表明:从S1中选择与亲本相比毒性不发生变异的1号单游动孢子菌株(44号生理小种)和变异最大的30号单游动孢子菌株(1号生理小种)继续分离2代或3代,单游动孢子毒性变异趋势主要是从44号生理小种变异为3号生理小种,也有变异成毒性公式为7或1a,7的单游动孢子。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无性世代毒性变异几率很高,多数单游动孢子毒性在分离后代中都发生变异,产生不同的小种或毒性公式,并且毒性变异基本不能稳定遗传。
  • 崔林, 孙振, 孙福在, 袁军, 田宏先, 王利琴, 徐惠云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53-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从大同、太原和内蒙古等地采集马铃薯块茎,分离到240株内生细菌,通过离体抑菌作用测定,共得到55株对环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22.9%,抑菌圈半径最大的可达13 mm。按抑菌圈半径大小将拮抗菌分为强、中、弱三类。从中筛选出9个对环腐病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进行了细菌学鉴定,结果表明:118为荧光假单胞生物型V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 V);1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085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069为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bicola);043为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A-10'、T3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H1-6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116为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 柳良好, 徐同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59-3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以几丁质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细胞壁作唯一碳源诱导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NF9、TC3和P1产生几丁质酶,用硫酸铵沉淀法制备几丁质酶粗提液。上述木霉菌株内切几丁质酶活性(对胶体几丁质浑浊度的减少率)分别为79.8%、74.4%和76.0%,均显著高于非诱导的阳性对照。培养第5 d几丁质诱导的木霉菌株NF9和TC3内切几丁质酶活性显著高于由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诱导的酶活性。体外测定表明,通过诱导的木霉菌株TC3、NF9和P1几丁质酶粗提液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拮抗圈直径可达38、21和23 mm,与非诱导的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木霉几丁质酶拮抗作用的特点及生防应用进行了讨论。
  • 黎起秦, 罗宽, 林纬, 彭好文, 罗雪梅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64-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广西一些市县采集番茄茎标本分离得到55个细菌菌株,分属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黄单胞菌(Xanthomonas sp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和欧文氏菌(Erwinia spp.),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经回接测试,有36个菌株为番茄植株内生菌。这些内生菌只有7个菌株对番茄青枯病菌有拮抗作用,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经室内和田间初步防治测定,它对番茄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陈红, 李平, 郑爱萍, 桂瑶, 王世全, 王玲霞, 马炳田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68-3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X2-23是从水稻叶片分离到的一种几丁质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Boller法测定,其几丁质酶活性达25.5 U/mL。它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10多种真菌病原菌以及水稻白叶枯病菌等细菌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室内测试表明,它对水稻稻苞虫具有杀虫侵染作用,饲喂12、24 h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57.77%、89.88%。该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定为圆孢芽孢杆菌(Bacillus globisporus),是一种新的几丁质酶产生菌和生防菌。
  • 何红, 蔡学清, 关雄, 胡方平, 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73-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BS-2菌株为一株能在多种植物体内定殖,对多种植物炭疽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并对植物生长具有良好促进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其BPY培养液经30%~70%硫酸铵盐析、高温(100℃)处理后,以SDS-PAGE、MALDI-TOF检测,该菌株分泌的抗菌蛋白为分子量 ≤ 2884.39 D的多肽;该抗菌多肽对热稳定并抗紫外线照射,对植物炭疽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对辣椒果炭疽病具有69.79%(9 d后)的防病效果;抑制病菌生长,引起菌丝(或芽管)细胞消融,导致菌丝畸形以及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等可能是该抗菌多肽主要的防病机制。
  • 胡光荣, 赵纯森, 廖玉才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79-3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赤霉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多种作物上反复发生的病害,小麦受害尤其严重。
  • 刘正坪, 赵明敏, 周洪友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81-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原物侵染可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是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这些酶活性的变化与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 邢继红, 徐淑华, 董金皋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4): 383-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菌1号小种(原命名法为2号小种)产生的毒素对带有Ht1基因的玉米具有高度的致毒活性,且与0号小种(原命名法为1号小种)毒素的成分不同,1号小种毒素含有一种克服Ht1基因玉米的特异性毒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