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5-12-10
  

  • 全选
    |
    病原学
  • 黄云, 叶华智, 严吉明, 刘紫英, 董宝成, 李华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481-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葡酒锈生座孢(Tuberculina vinosa)的孢子悬浮液,在贴梗海棠、木瓜、苹果和垂丝海棠锈病发生期,喷雾接种于叶面锈菌性子器处,7-12 d出现重寄生现象。表明葡酒锈生座孢除能在自然条件下寄生梨锈病菌外,在人为接种条件下,其寄主范围包括贴梗海棠锈病菌、木瓜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苹果锈病菌和垂丝海棠锈病菌(G.yamadai)。用葡酒锈生座孢和白蜡锈生座孢(T.fraxinis)在梨锈病菌和大叶白蜡锈病菌(Aecidium fraxinibungeanae)上交互接种,结果表明,两者不能交互寄生。研究T.vinosaT.fraxinis的寄生专化性,对2种重寄生菌的应用及锈生座孢属(Tuberculina)种的鉴定具有意义。
  •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李永红, 王灏, 李建厂, 王道杰, 李殿荣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486-4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从陕西大荔采集的油菜及其后茬向日葵上的核盘菌和从新疆阿勒泰的向日葵上采集的核盘菌样品进行单菌核分离、培养和纯化,比较其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重、菌落形态、致病力强弱及菌株的草酸累积等,将两地的核盘菌分成A、B、C三种类型,其中A类来源于陕西大荔的油菜和向日葵,B、C类来源于新疆阿勒泰的向日葵。不同类型核盘菌对于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存在着分化现象,A、B类菌株生长正常、菌落均匀旺盛,B类对油菜、向日葵和大豆的致病力较强,草酸产量较高;而A类仅对油菜和向日葵的致病力较强对大豆的致病力很弱,但草酸产量最高。C类菌株生长异常,菌落稀疏不均匀,对3种作物的致病力均弱,草酸产量较低。2001年田问调查亦表明:A类菌株可导致油菜、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但未见其使大豆致病,由此提出油菜茬后,不宜种植向日葵,二者应与小麦、玉米等实行较长周期的轮作。本文也同时对各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和菌丝体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表现丰富但未发现与其致病性分化相关。
  • 郭晓, 高克祥, 印敬明, 白复芹, 马迎新, 于丹, 刘晓光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493-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细胞壁为诱导物,模拟毛壳菌自然的重寄生过程,研究了内生真菌螺旋毛壳(Chaetomium spirale) ND35 β-1,3-葡聚糖酶的产酶条件、性质,尤其是不同碳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真菌细胞壁及几丁质和昆布多糖,均可诱导产生β-1,3-葡聚糖酶,而作为分解代谢产物的葡萄糖则抑制产酶。经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及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并通过SDS-PAGE鉴定,纯化了一种分子量约为73 kDa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GLUC73。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40℃以下较稳定;最适pH值为5.5,在pH 5-9范围内均很稳定;酶活性受Hg2+、Fe3+、Zn2+、Mg2+等金属离子不同程度的抑制,Mn2+和Co2+对酶有激活作用;以昆布多糖为底物时,该酶的米氏常数Km为0.412 mg·mL-1,最大反直速度Vmax为3.876 U·mL-1。粗酶液同时具有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离体抑菌试验表明,对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β-1,3-葡聚糖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和超微结构观察,间接证明了β-1,3-葡聚糖酶在螺旋毛壳重寄生过程中的作用。
  • 齐放军, 高世强, 吴茂森, 何晨阳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04-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过氧化氢(H2O2)诱导水稻细胞过敏反应(HR)的剂量和时间作用效应。由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组成的H2O2发生体系能稳定持续产生H2O2,有效地诱导HR;然而,直接添加的H2O2则被水稻细胞快速降解,不能有效地诱导HR。利用添加过氧化氢酶清除H2O2发生体系产生的H2O2,控制H2O2对水稻细胞作用时间的方法,揭示H2O2诱导水稻细胞HR存在时间作用效应。此外,H2O2也是水稻与病原细菌不亲和互作中诱导HR的信号组分之一。
  • 吴晓丽, 李建民, 段留生, 田晓莉, 王保民, 何钟佩, 李召虎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09-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盆栽条件下,花椰菜抗病品种雪峰和感病品种2003X-106的幼苗在接种黑腐病菌后,叶片组织内O2·产生速率,SOD、POD、PAL活性,MDA含量和膜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增加。与2003X-106相比,雪峰的O2·产生速率和SOD、PAL活性的增加更为显著,POD活性也要高于2003X-106;而MDA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幅要明显低于2003X-106。表明抗病品种雪峰比感病品种2003X-106具有更强的抗黑腐病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 张建新, 吴云锋, 樊兵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14-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WCT处理西葫芦后,对西瓜花叶病毒的防效和抗病毒相关酶活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发现,先喷WCT 24 h后接种的相对预防效果为83.7%,高于先喷病毒A 24 h后接种的预防效果和先接种24 h后喷WCT的治疗效果。WCT预防处理能在喷药后第3 d或第9 d相对于接种未喷药处理的PPO、POD和PAL的活性显著提高,且3种酶活性随时问推移都有一个上升-下降-上升的交替起伏的变化趋势;能诱导西葫芦在Rf值为0.33、0.36、0.43处多出3条新的PPO同工酶带,能增强2条在Rf值为0.73和0.79的POD同工酶带。WCT治疗处理酶活性变化规律与接种未喷药处理的对照相近,对寄主植物没有诱导作用。在西葫芦发病初期,相对于接种未喷药处理的对照,WCT预防处理的西葫芦叶肉细胞内病毒内含体数量减少,内含体的形状主要以风轮状为主,叶绿体和线粒体没有解体现象,且叶绿体中淀粉粒膨大积累,叶绿体附近嗜锇颗粒增多。WCT治疗处理与接种未喷药处理的几乎没有明显差异。
  • 致病性与抗病性遗传
  • 冯典兴, 郑爱萍, 王世全, 向珣朝, 李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20-5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四川省生态条件下,从不同水稻和玉米植株上分别分离到来源不同的立枯丝核致病菌15株和7株。致病力、菌丝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均属于AG-11A群,各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对分离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为0.92处菌株可聚合为5类,聚类分组和寄主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来自相同寄主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不同寄主对立枯丝核菌的遗传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与病原菌的致病力差异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 刘文德, 阮志平, 郑士琴, 赵长江, 郑武, 鲁国东, 王宗华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26-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1995-2003年间在福建省水稻产区采集的稻瘟菌代表菌系的108个分离菌,它们在CO39近等基因系上测定被划分为30个毒性类型,用它们在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品种上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kh抗性最强,抗性频率高达98.15%,Pi-1Pi-9(t)也具有较高的抗性频率,是较好的抗源;对2个和3个Pi基因的联合抗性频率的分析,发现一些联合抗性频率极高,甚至有达到100%的组合,表明抗瘟育种采用多个Pi基因聚合,易于获得抗性强的品种。根据抗病基因与供试菌株互作的亲和性,对供试30个Pi基因可能的系统关系分析得到的初步信息可为抗病基因的聚合与布局策略提供参考。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朱书生, 王岩, 刘鹏飞, 袁善奎, 刘西莉, 姜辉, 刘亮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32-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离体叶盘法和活体植株法,测定了从田间分离获得的对氟吗啉具有抗药性的黄瓜霜霉病菌菌株和通过室内紫外线诱变获得的对氟吗啉及对照药剂烯酰吗啉和嘧菌酯产生抗药性的突变菌株的生存适合度。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诱导获得的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抗药性突变菌株的适合度明显低于敏感菌株和嘧菌酯抗药性突变体及田产氟吗啉抗药性菌株,主要表现在菌株的侵染率、产孢能力和致病力的减弱。室内获得的氟吗啉和烯酰吗啉抗药性突变体和敏感菌株混合接种、继代培养后,其抗药菌株的检出率在混合群体中逐渐降低,其中抗性突变体FR4和敏感菌株以2:8的比例混合接种、培养7代后,其无性后代中检测不到抗药性菌株的存在,表明室内氟吗啉抗药性突变体竞争力弱于敏感菌株;而田间氟吗啉抗药性菌株和室内嘧菌酯抗药性突变体则表现出和敏感菌株相似或更强的竞争力,预示田间自然情况下抗药性菌株存在着可能形成优势菌群而导致药剂防治失败的潜在风险。
  • 陈志谊, 刘邮洲, 刘永锋, 许萍萍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39-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文研究了拮抗细菌菌株之间亲和性和生物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2个拮抗细菌之间存在多种互作关系。当混合的2个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是亲和的,其生防效果有所提高,如亲和性菌株组合B3-3+J-210的防效为47.1%,明显好于单菌株B3-3(35.3%)和J-210(38.7%)的防效。当混合的2个菌株之间互作关系是不亲和的,有的菌株组合生防效果下降,如不亲和性菌株组合C8-8+J-210的防效为23.5%,明显低于单菌株C8-8(52.8%)和J-210(38.7%)的防效;有的菌株组合生防效果提高,如不亲和性菌株组合Cl-2-10+J-210的防效为50.0%,明显好于单菌株Cl-2-10(29.4%)和J-210(38.7%)的防效。因此,在生物防治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了解单个菌株的拮抗活性和优良性能,然后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拮抗菌株进行混合,并测定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筛选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菌株组合,从而保证研制开发的生防菌组合菌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生态适应性。
  • 袁善奎, 刘西莉, 刘亮, 王恒, 姜辉, 陈隆智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45-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2004年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省共分离获得100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酰吗啉和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EC50在0.0631-0.2206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1倍,平均为(0.1153±0.0308)μg/mL,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因此可作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基线;64%的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下降,甲霜灵与烯酰吗啉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采用紫外线诱变菌丝的方法仅从3个菌株中的1个菌株获得了3%突变频率的抗烯酰吗啉突变体,抗性倍数为1.5-1.9,没有获得高抗药水平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与氟吗啉之间具有正交互抗药性,而与霜脲氰或嘧菌酯之间无交互抗药性;与野生亲本菌株相比,抗药突变体的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显著下降,不利于抗药群体的发展。但由于马铃薯晚疫病菌被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认为是高抗药性风险病原菌,建议生产上应将烯酰吗啉与其它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研究简报
  • 李明福, 张永江, 黄冲, 相宁, 张秀琴, 李桂芬, 魏梅生, 陈燕芳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52-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属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Ilarvirus),是我国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PNRSV主要危害李属和蔷薇属植物。如,樱桃、桃、李、月季等。春季感染PNRSV的樱桃早期幼叶会出现深棕色坏死斑和线纹,叶片展开期坏死斑脱落造成穿孔症状。受PNRSV危害后,果树树势减弱,产量降低,甚至死树。我国学者调查陕西、辽宁和山东等省的果树病害时发现并报道了该病毒[1~3]
  • 刘富平, 朱天辉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5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8种培养基的筛选,获得了绿粘帚霉产厚垣孢子的最佳培养基(PD培养基),进一步研究得到了厚垣孢子产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4 w、24 h/d光照,120 r/m in振荡,pH 3,30℃。在此条件下可完全抑制其分生孢子的产生,并在1周内产生8.00×106个/mL厚垣孢子。
  • 王子迎, 王源超, 张正光,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57-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豆疫霉菌的土壤分离方法中,使用最广泛和最为经济的是Canaday等[1]建立的大豆叶碟诱捕法,但该方法分离效率很低,而且对进口大豆中夹带的土样进行诱捕时,在土壤浸润阶段土样表面易长满杂菌菌丝,致使诱捕无法进行。朱振东[2]等应用诱捕后的叶碟接种感病大豆,再对发病大豆植株进行组织分离,建立了一种分离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方法,但该方法也无法解决由于杂菌的干扰而造成的分离率低的问题。
  • 张绍升, 章淑玲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35(6): 560-5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省福州、福清、龙岩等地发现一种寄生甘薯的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 sp.),本文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和危害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