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4-10
  

  • 全选
    |
    病原学
  • 郭成宝, 张正光, 王源超,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97-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隐地疫霉引起的根腐病是非洲菊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发展该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本文比较了卵菌核糖体基因ITS的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2条针对隐地疫霉的特异性PCR引物PC1和PC2。供试的23种不同真菌和疫霉菌的46个菌株中,利用这对引物能从隐地疫霉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620bp的特异性条带,该引物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pg。采用快速组织碱裂解法提取发病植物组织的DNA,结合PCR检测技术,4h内可从发病的非洲菊根部组织中特异性地检测到隐地疫霉菌。结果表明,建立的非洲菊疫霉根腐病菌分子检测方法可用于该病害的快速分子诊断。
  • 冯建军, 许勇, 李健强, Norm W. SCHAAD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02-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菌悬液和田间采集的病组织为试材,研究了免疫凝聚试纸条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免疫凝聚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具有简便、快速、易操作特点,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和病害诊断;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达103~4 cfu/mL,比传统PCR检测灵敏度(105 cfu/mL)提高了10~100倍,且不需要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和Southern杂交。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试剂,适用于室内检测及相关研究。
  • 龙海, 刘吴, 徐建华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09-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象耳豆根结线虫是一种在中国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农作物病原物。为提供有助于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传播扩散的方法,研制了该线虫的快速PCR鉴定和检测法。该方法PCR引物的扩增目标为rDNA-IGS2区域,其设计依据象耳豆根结线虫与南方、爪哇、花生和北方根结线虫在该区域核酸序列的差异。通过对6种近似根结线虫的不同地理群体及自然土壤线虫群体的测试,验证了设计的PCR引物针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特异性和可靠性。本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单条线虫的直接鉴定以及混合土壤线虫群体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检测。
  • 张连洪, 燕继晔, 赵文生, 张国珍, 国立耘, 彭友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16-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毒基因是病原物中决定寄主抗病性表达与否的功能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导致毒性小种的产生。在先前的研究中,本研究小组从稻瘟病菌中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2个SCAR标记SCO12946和SCE121406。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通过TAC克隆末端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及其与70-15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将这2个标记定位到稻瘟菌第1号染色体上;然后,利用稻瘟菌70-15全基因组草图序列和SSR技术,又分离了与无毒基因AVR-Pikm连锁的4个SSR标记:SSR47T34、SSR50CA24、SSR52TAGG18和SSR56A28。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4个SSR标记位于与SCO12946和SCE121406相反的一侧,与AVR-Pikm位点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90、7.01、19.12和21.94cM,无毒基因AVR-Pikm位于SCE121406和SSRA7T34之间。本研究获得的稻瘟菌无毒基因AVR-Pikm的精细定位为通过染色体步移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钱国良, 胡白石, 卢玲, 刘凤权, 许志刚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23-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梨火疫病菌16S~23S间的ITS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REA/FEA,应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 I,对10个梨火疫的菌株和其它相关参试菌株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0个梨火疫菌株都产生荧光信号而其它参试菌株都不产生荧光信号,成功建立了梨火疫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h,完全闭管,降低了污染的机会,无需PCR后处理。检测的灵敏度是4个菌体细胞,比常规PCR电泳检测提高了10倍。用该特异性引物对梨枝条浸泡液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可特异性检测到目标菌的存在,并且检测的灵敏度是24个菌体细胞,比常规PCR电泳检测提高10倍。
  • 刘同宝, 卢建平, 林福呈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29-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方法构建了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接种24h所形成的附着胞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复印胶片诱导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在孢子浓度为1.0×106个/mL时,附着胞的形成率达到96.5%。分别提取附着胞、菌丝和分生孢子RNA,反转录成cDNA并经Alu Ⅰ酶切、接头连接后,以附着胞cDNA片段为tester,菌丝及分生孢子cDNA为driver进行抑制性差减杂交,构建成差减文库。从文库中分离获得142个基因片段,通过RT-PCR方法鉴定其中的71个为差异表达基因,证实文库高效可靠。构建优质的稻瘟病菌附着胞差异表达基因差减文库,为深入了解附着胞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 赵蕾, 张天宇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35-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在以小麦细胞壁为唯一碳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产生多种蛋白酶,培养液经硫酸铵沉淀,SP-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Phenyl(high-sub)-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到分子量约40kD的一种蛋白酶。该酶能水解胰蛋白酶专一性底物Benz-Phe-Val-Arg-NA,对凝乳弹性蛋白酶底物Sue-Ala-Ala-Pro-Phe-NA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底物CBZ-Gly-Gly-Leu-NA无活性,能被胰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leupeptin和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强烈抑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能部分抑制酶的活性。表明该蛋白酶是丝氨酸蛋白酶中的一种类胰蛋白酶。
  • 章桂明, 程颖慧, 王颖, 杨伟东, 易建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42-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9个菌株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5个菌株及其近似种或相关种:稻粒黑粉菌、狼尾草腥黑粉菌、狗尾草腥黑粉菌、苏玛特腥黑粉菌、狐尾草腥黑粉菌、小麦网腥黑穗病菌和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共9种22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序列比对分析,设计了检测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及黑麦草腥黑穗病菌的TaqMan MGB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优化了反应条件,筛选出特异性探针,分别建立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实时荧光单重PCR和实时荧光双重PCR检测方法,其中实时荧光双重PCR检测方法实现了在同一PCR管中仅用5μL的反应体系,进行1次PCR反应就能特异性检测出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或黑麦草腥黑穗病菌。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结果可靠、检测速度快、成本明显降低,在文际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夏明星, 赵文军, 马青, 朱水芳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52-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引起的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种传细菌性病害。根据ITS序列多态性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组引物一探针能检测出所有供试的Cmm菌,对照菌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用接种但未显示症状的番茄苗叶片及人工处理的带菌种子提取的核酸作为模板,均能检测到病菌,其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约100倍。实验中不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PCR的后续处理。该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准确,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及种子、种苗健康检测领域。
  • 刘高峰, 杨洪强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58-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EGTA、异博定(Ver)、氯丙嗪(CPZ)和Li+处理湖北海棠叶片,考察了钙信使系统在草酸诱导过氧化物酶(POD)中的作用。结果显示,4种抑制剂分别与草酸同时或先于草酸处理时,均明显抑制草酸对叶片POD总活性的诱导,表明Ca2+、Ca2+通道、钙调素(CaM)和磷酸肌醇均可能参与了草酸对POD的诱导。此外,草酸处理后一定时间再用抑制剂处理,也能够抑制草酸对POD的诱导作用。EGTA和Ver在草酸处理8h后应用的效果低于4h后应用;CPZ和Li+在草酸处理后4或8h应用,效果相近。
  • 刘爱新, 李多川, 董汉松,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63-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HarpinXoo是水稻黄单胞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产生的蛋白类激发子,用harpinXoo注射烟草最早在处理后20h出现肉眼可见的细胞死亡(macro-HR),分别经埃文斯蓝(Evans blue)和台盼兰(Trypan blue)染色观察,发现诱导后4-8h即开始有少量细胞死亡,表明在macro-HR发生前烟草细胞已陆续发生微细胞死亡(micro-HR);对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 benzidine,DAB)染色显示,在烟草细胞死亡早期,伴有H2O2的明显积累;定量RT-PCR法对H2O2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harpinXoo诱导后1h编码NADPH氧化酶的基因rboh即开始表达,3~7h表达较强,10h开始减弱,表达趋势与H2O2积累趋势一致;编码交替氧化酶的基因aoxl表达较迟,sodA基因则在诱导后表达减弱。这些基因的不同表达模式说明,它们在harpinXoo诱导的H2O2代谢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 研究简报
  • 刘国坤, 肖顺, 张雯, 张绍升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FZ-0289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卵寄生性的体外测定表明,接种后7d,对胚胎发育期卵的寄生率为98.2%,对含幼虫卵寄生率为88.6%;卵囊接种14d后,卵囊内卵寄生率为94.5%。电镜观察可见菌丝在卵壳表面迅速匍匐蔓延生长,产生大量侵入结构,卵粒最终被菌丝包被,缢缩变形;菌株可在卵囊胶质物上蔓延生长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 王秀敏, 成巨龙, 吴云锋, 魏宁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71-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2004年种植面积达100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1%左右。
  • 邢继红, 董金皋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们在研究玉米大斑病菌与寄主互作的模式时,推测病菌可能的致病机制是大斑病菌产生的HT-毒素先与玉米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蛋白)结合,进而引发寄主的生理生化过程并导致表型的病变。
  • 曾列先, 杨健源, 陈深, 伍圣远, 陈珍, 朱小源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77-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分析了以IR24或Milyang23为轮回亲本构建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对华南稻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果显示:携有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其抗性有些有明显差异,有些又表现相同或类似,说明不同的抗性基因,其抗性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同一抗性基因在IR24和Milyang23不同遗传背景下,抗性反应有的一致,有的则截然相反,证明抗性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参试近等基因系大部分对华南的主要致病菌系Ⅳ型菌和Ⅴ型菌感病,仅有IRBB5、LRBB7和IRBB205对这2个菌系都抗,IRBB4和IRBB204抗其中之一的Ⅳ型菌,IRBB203单抗Ⅴ型菌;xa5Xa4基因抗性较好且抗性表达不受遗传背景影响,携有这些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推荐应用于华南稻白叶枯病防治。
  • 孙红炜, 路兴波, 杨崇良, 尚佑芬, 赵玖华, 王升吉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81-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抵御外部伤害,包括有害生物的入侵,其体内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机制。
  • 李红双, 李景富, 许向阳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85-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加,特别是日光温室的大面积推广,导致根结线虫危害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防治根结线虫的方法虽然很多,但防治效果不理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培育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办法。
  • 王敏, 李明福, 黄璐琦, 陈燕芳, 吴志刚, 李桂芬, 魏梅生, 方荣祥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36(2): 18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黄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大宗中药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