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12-10
  

  • 全选
    |
    病原学
  • 马新颖, 汪琳, 任鲁风, 高文娜, 邓丛良, 张永江, 吴小兵, 相宁, 周琦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61-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设计了10种植物病毒和各种对照的探针, 将探针固定在醛基化玻璃片基上制备基因芯片。用常规的Trizol法提取植物总RNA, 根据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或复制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 经RT-PCR扩增相应区段并用Cy3-dCTP进行标记。将标记的PCR产物与芯片杂交, 扫描仪对杂交结果扫描, GenePix Pro 4.0软件对杂交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芯片可以从病毒感染样本中检测到特异性识别信号, 检测灵敏度比RT-PCR高10~100倍, 所以, 基因芯片能对植物病毒作出快速、准确的检测。
  • 刘勇, 谢艳, 廖白璐, Roy B. Mugiira, 周雪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66-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已报道云南省烟草曲叶病(Tobacco leaf curl disease, TLCD)由3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的双生病毒引起。它们是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 Tb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 TbLCYNV)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为了了解这3种病毒的分布, 2000~2005年, 从云南省4个市(州)采集了109个烟草曲叶病样品, 利用3种病毒的特异引物对采集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保山市的烟草曲叶病样品中检测到3种病毒, 并且存在TbCSV+TbLCYNV、TbCSV+TYLCCNV和TbCSV+TbLYNV+TYLCCNV的复合侵染, 从大理州、文山州和红河州的烟草曲叶病样品中仅检测到TYLCCNV。对39个分离物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 病毒分离物依据病毒种类和地理位置聚成几簇。对烟草曲叶病的流行和病害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 朱桂宁, 蔡健和, 胡春锦, 韦本辉, 黄福新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72-5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山药炭疽病在广西的危害、症状特点以及病原菌的鉴定进行了研究。2005年从广西5个病区采集的25个标样均分离到类似的分离物,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 并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 将广西山药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 车海彦, 刘先宝, 杨旭光, 符瑞益, 罗大全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78-5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采集于海南儋州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is)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L2, DNA-A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全长2739个核苷酸(nt)(GenBank登录号:AY795900), 共编码6个ORF, 其中病毒链编码AV1(CP)、AV2, 互补链编码AC1、AC2、AC3、AC4。利用BLAST程序对DNA-A进行分析表明, 与L2 DNA-A有同源关系的病毒均为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成员。进一步比较发现, L2 DNA-A与我国广东报道的广东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ToLCGuV)(AY602165)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近, 仅为77.0%, 说明L2为Begomovirus中的一个新种, 命名为长蒴母草黄脉病毒(Lindernia anagallis yellow vein virus, LAYVV)。与L2的IR区及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最高同源性的病毒均来源于亚洲。利用DNA-B特异引物和DNA-β的特异引物, 均未检测到DNA-B和卫星DNA-β的存在。
  • 刘鹏, 黄国明, 刘勇, 崔铁军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84-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蝴蝶兰细菌性软腐病对蝴蝶兰的生长危害严重, Erwinia chrysanthemi(菊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是引起蝴蝶兰软腐病的主要病原细菌, 其中E.chrysanthemi被列入我国三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对菊欧文氏菌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 设计出针对该病原细菌的特异性引物, 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样品中存在的菊欧文氏菌, 检测灵敏度达到102cfu/mL。
  • 蒋立琴, 郑经武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88-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伞滑刃线虫属部分种群包括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豆伞滑刃线虫、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和泰国伞滑刃线虫等种的28S RNA基因中D2-D3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PCR扩增发现, 不同的种均产生1个约750 bp的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其进行PCR-RFLP分析, 除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酶切图谱比较接近外, 其它伞滑刃线虫种群获得不同的酶切图谱。图谱分析发现, 限制性内切酶Bsh1236I能区分2个近似种——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进一步分析表明:Bsh1236I对28S RNA基因D2-D3区的酶切可用于鉴定本研究中伞滑刃线虫属的不同种群。同时运用clustalx1.8和Mega 2软件对28S RNA基因D2-D3区构建部分伞滑刃线虫属种群的系统树, 显示出与形态学基本一致的聚类组群。
  • 席德慧, 李江, 曹淳, 韩成贵, 李大伟, 于嘉林, 周雪平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595-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曹琦和濮祖芹早期分离到的烟草坏死病毒大豆分离物的生物学、血清学和外壳蛋白的序列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该分离物能侵染8科29种植物, 除系统侵染大豆和本生烟外, 其余寄主均为局部侵染。电镜下病毒粒子呈球状, 直径约28nm。基因组为单组分RNA, 大小约为3.7 kb, 具有2条亚基因组, 分别约为1.6 kb和1.3 kb。外壳蛋白亚基的分子量约为30 kDa。血清学试验表明, 该分离物与TNV柳树分离物的抗血清呈特异反应, 与同属坏死病毒属(Necrovirus)的烟草坏死病毒D(TNV-D)和甜菜黑色焦枯病毒(BBSV)无血清学关系。利用简并引物通过RT-PCR克隆了该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该分离物与烟草坏死病毒A(TNV-A)、TNV-D和TNV-DH的外壳蛋白分别具有88.77%、45.13%和45.49%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因此, 该大豆分离物属于TNV-A的一个新株系, 命名为TNV-AC
  • 柴一秋, 陈利锋,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04-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鉴定了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 batatas McClure, 简称FSB]引起甘薯胜利百号根腐病以及诱导胜利百号显蕾开花, 并研究了菌株V100-93-06粗毒素对胜利百号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株V100-93-06对不同甘薯栽培品种呈现不同的致病性, 其粗毒素能够诱导甘薯出现和病原菌寄生相似的部分症状。粗毒素原液处理胜利百号薯苗2、3、5和9 d, 病情指数分别为0.9、2.8、2.5和3.0, 而10倍稀释浓度的粗毒素处理2、3、5和9 d, 病情指数分别为0、1.5、2.8和2.5。1~1 000倍稀释浓度的粗毒素处理胜利百号组培苗3 h, 就能够诱导出现黄叶, 浓度越高诱导出现黄叶数越多;对基芽和根的影响则表现为抑制基芽和根的生长, 浓度越高基芽和根的数量越少;对根伸长生长的影响表现为1倍稀释浓度粗毒素抑制根的伸长生长, 10~1 000倍稀释浓度都能够促进根的伸长生长。
  •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梁元存, 刘爱新, 王金生, 张天宇, 董汉松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10-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α型elicitin-parasiticein对烟草微敏反应(microscopic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micro-HR)和防卫反应分子表征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用150 nmol/L的parasiticein喷洒烟草叶片12 h后, 经曲利本蓝(trypan blue)染色, 光镜下可观察到有细胞坏死, 说明parasiticein引起了micro-HR, 而水和低浓度的parasiticein不能引起micro-HR。用parasiticein注射叶片可引起肉眼可见的HR, 注射用parasiticein浓度远比喷洒引起micro-HR的浓度低。Parasiticein还可诱导对TMV的抗性, 浓度在30 nmol/L时比150 nmol/L的效果好。用parasiticein注射烟草30 min, HR表征基因hsr203Jhin1开始表达, 在9 h内逐渐降低, 12~16 h肉眼可观察到HR。Parasiticein喷洒烟草后, 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基因PR-1b在诱导的第1 d到第5 d都有一定量的表达。可见, parasiticein能同步诱导过敏反 应和抗病 性及其分 子表征基 因的表达 。
  • 吴海燕, 段玉玺, 李秀侠, 李多川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16-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抗感SCN的大豆品种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低分子肽类物质。结果表明:大豆根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类物质及谷胱甘肽等低分子肽类物质;大豆胞囊线虫侵染后, 大豆根的分泌活动增强, 根分泌物中氨基酸/低分子肽类物质增多;苗期大豆根分泌物中氨基酸/低分子肽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苗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运用SPSS软件对层析图谱进行聚类和相似性分析, 结果为出苗5和11 d, 各个品种根分泌物层析图谱差异显著, 其中Franklin和辽豆10的图谱相似, 5和11 d时, r分别为0.6683**和0.7581**(P=0.01), 且二者均为苗期线虫侵入型品种。因此, 以Franklin或辽豆10根分泌物层析图谱荧光点作参照, 聚酰胺薄膜层析法可检测大豆苗期是否抗线虫侵入。
  • 康振生, 黄丽丽, 韩青梅, 张宏昌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23-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细胞化学方法, 对健康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的小麦穗组织中细胞壁主要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电镜观察发现, 被侵穗部组织细胞壁中的主要成分如纤维素、木聚糖和果胶质的标记密度下降, 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健康对照组织。结果表明病菌侵染和扩展过程中分泌产生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等细胞壁降解酶类, 造成寄主细胞壁成分的分解及细胞壁松弛, 从而有利于病菌在寄主穗部组织中的侵染和扩展。
  • 邱健, 李承光, 贾振华, 张霞, 马宏, 宋水山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29-6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作为细菌群体感应中的信号分子参与调节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的表达。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酶(简称AHL内酯酶)通过水解AHL生成酰基高丝氨酸, 使AHL失去活性, 阻断病原菌的群体感应机制, 使病原菌失去致病力。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柱和凝血酶处理获得纯化的重组AHL内酯酶SS10, 分子量约为28 kD, 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8.0, 在30℃以下稳定性很高。动力学和底物特异性分析表明:AHL内酯酶SS10对所检测的8种AHL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 表明该酶的底物谱可能较宽, 并且具有催化裂解酰基高丝氨酸内酯键的特异性。纯化的AHL内酯酶SS10可以显著降低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胞外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产生量。致病性测定表明, 该重组蛋白对胡萝卜软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病活性。
  • 商文静, 吴云锋, 商鸿生, 赵小明, 杜昱光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37-6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研究了壳寡糖诱导对烟草体内TMV-CP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壳寡糖诱导后烟草表达了对TMV侵染的系统获得抗病性, 植株显症推迟4~7 d, 症状减轻, 平均严重度比对照降低了82.9%。同时烟草叶片中CP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壳寡糖诱导处理的植株在接种病毒时(0 h), CP基因的表达量(拷贝数/2μL)为0.918, 接种后168 h增加到167.730。而在不诱导对照植株内, CP基因的表达量在0 h为1.218, 接种后168 h猛增到648.623。换言之, 不处理对照的表达量在此期间增长了532.53倍, 而壳寡糖诱导处理植株中仅增长了182.71倍。试验证明壳寡糖诱导的系统获得抗病性强烈抑制了烟草体内TMV-CP基因的表达。
  • 刘文奇, 陈旭君, 郭泽建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42-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谷胱苷肽(Glutathione, GSH)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但它能诱导一些豆科等植物的防卫反应。本文采用大豆悬浮细胞体系分析了GSH及其衍生物诱导大豆活性氧和大豆植保素大豆素(glyceollin)的积累。GSH诱导大豆素和黄苷元的积累, 并有一定的剂量关系。N-乙酰半胱氨酸、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没有激发子活性, 但氧化型谷胱苷肽能激发大豆的防卫反应。在巯基被修饰的化合物中, S-对叠氮苯甲基谷胱苷肽和S-对氯苯甲基谷胱苷肽能够诱导大豆素和H2O2的产生, S-己基谷胱苷肽也能诱导一定量的H2O2积累。水杨酸和蛋白酶抑制剂DFP能增强芫菁素或者酵母细胞壁激发子诱导的大豆素积累, 但对GSH没有相似的增强效果。这些结果表明GSH中的巯基并不是激发所必需的, 大疏水基团能弥补巯基的作用。另外, GSH诱导大豆素积累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与芫菁素的不同。
  • 致病性与抗病性遗传
  • 谢鸣, 周祥椿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49-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连续4年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 采用对52个感病反应型小麦品种的潜育期、病情指数和千粒重损失率3个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 进行了慢条锈性鉴定与评价, 筛选出高度慢条锈品种6个, 中度慢条锈品种7个, 低度慢条锈品种12个, 分别占11.54%、13.46%和23.08%。鉴定评价体现了慢锈性特点, 结果可靠, 简便易行, 适合筛选慢条锈品种并为生产上加以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此外, 通过研究对小麦品种慢条锈性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任雪芸, 王伟, 郭少华, 李元广, 陈波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54-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从南极海水中分离的海单胞菌BSw10005发酵液进行冷冻干燥、乙醚萃取, 获得白色固体活性粗提物, 其对15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海洋病原弧菌等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表现为使菌丝中原生质凝聚、菌丝体壁破裂和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该活性物质在30~10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 在pH值2~8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活性, 说明该活性物质具有作为农用抗生素的潜力。该抑菌物质经过官能团显色反应、凝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 初步判定为胺类物质。
  • 王敏, 韩平, 卢晓红, 刘西莉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60-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叶碟保湿培养法测定了59株黄瓜白粉病菌对苯醚菌酯的敏感性, 并建立了敏感基线。结果表明:苯醚菌酯对59个菌株的平均EC50为(0.0105±0.0028)μg/mL, 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单峰曲线, 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亚群体。因此, 该敏感基线可以作为监测田间病原菌对苯醚菌酯敏感性变化的参考。室内采用药剂驯化得到4株抗药性突变体, 其抗性指数均高于150, 且抗药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价显示, 4株抗药性突变体在致病力、竞争力上与亲本菌株相比无明显差异或优于亲本菌株。综合分析表明, 黄瓜白粉病菌对苯醚菌酯具有较高的室内抗药性风险。因此, 在该药的使用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抗性治理措施。
  • 研究简报
  • 赵文军, 陈红运, 朱水芳, 谭天伟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6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nepovirus,ToRSV)广泛分布于欧美及大洋洲,能侵染葡萄、桃、苹果、樱桃、番茄及烟草等150多种植物,引起多种病害,严重时导致绝产[1]
  • 彭细桥, 周国生, 邓正平, 匡传富, 罗宽, 刘红艳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70-6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体内的大量微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植物特定部位,因而与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微生物在植物体内大量繁殖和扩散,有望成为生物防治有潜力的微生物。内生细菌是植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微生物之一,具有在植株体内分布广、定殖能力强、防效好以及增殖和扩散快等优点,因而成为发展前景很好的植物病害生防菌。
  • 刘建光, 王艳辉, 张国珍, 贾慧, 董金皋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75-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在世界主要玉米产区都曾造成过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有关该病原菌的生理分化、遗传变异及毒素产生等方面研究报道较多,而在玉米与大斑病菌互作的分子机理方面研究相对较少。
  • 王向阳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679-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是一组植物单链DNA病毒,它的特点是病毒粒子形态为孪生颗粒状。双生病毒分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甜菜曲顶病毒属(Curtovirus)、玉米线条病毒属(Mastrevirus)和番茄伪曲顶病毒属(Topocuviru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