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4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1-12-10
  

  • 全选
    |
    病原学
  • 赵杰, 张管曲, 钮绪燕, 彭德良, 康振生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561-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TW81和AB28对采自陕西的20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Mega软件的UPGMA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及其与GenBank公布的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片段的长度为1 045 bp,且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ITS区序列同源性为99.56%,只有3处碱基存在差异。其ITS区同中国河南(EU106175)、北京(AY148382)、山东(HM370427)的禾谷孢囊线虫H. avenae,澳大利亚的H. australis(AY148395)及俄罗斯的H. pratensis(AY148351)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利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Ava Ⅰ(Eco88 Ⅰ)、Alu Ⅰ、Hha Ⅰ(Cfo Ⅰ)、Hae Ⅲ(BsuR Ⅰ)、Hind Ⅲ、Hinf Ⅰ、Rsa Ⅰ和Mva Ⅰ(Bst N1)对20个陕西省CCN群体的ITS区PCR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谱(RFLP)分析,结果表明8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ITS-PCR产物后共产生22个酶切片段,20个种群的PCR-RFLP谱型一致,表明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是同一个群体且与已报道的中国CCN群体的“C”型一致,有别于欧洲的“A”型群体和印度的“B”型群体。这是首次报道陕西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种群的分子特征。
  • 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殷晓敏, 徐碧玉, 郑雯, 曾会才, 马蔚红, 王家保, 李焕苓, 金志强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570-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香蕉枯萎病菌侵染香蕉根系的过程,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4 tagg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FOC4),接种香蕉根系以观察病原菌侵染香蕉根系的组织学过程。结果表明,接种1 d后病原菌以菌丝体、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于根系表皮细胞,优先沿细胞胞间层生长。接种7 d后,观察到病原菌以菌丝体、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的形式直接侵染维管束,在维管束内以两种方式扩展繁殖,一种在维管束内横向扩展,菌丝体随机分支,逐步形成网状分布;另一种是菌丝体在维管束内纵向生长,倾向于呈束状沿维管束单侧生长繁殖,形成大量菌丝体。本研究首次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观察并分析了GFP-FOC4侵染香蕉根系的过程,为研究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过程机理提供参考。
  • 林志强, 郭秀萍, 车永梅, 卢江, 刘新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576-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对霜霉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葡萄品种Fredonia、西拉和赤霞珠为材料,研究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在调控葡萄抵御霜霉病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接种葡萄霜霉病菌后3个葡萄品种叶片中NO和H2O2含量均有猝发现象,H2O2猝发早于NO,抗性强的品种Fredonia的变化快而显著;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霜霉病菌侵染过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抗性弱的葡萄品种赤霞珠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和几丁质酶(Cht)活性,增强葡萄过敏性坏死反应;而NO和H2O2的清除剂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和抗坏血酸(As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推测NO和H2O2可以通过提高POD、PAL、Glu和Cht病程相关蛋白活性,进而增强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
  • 李姝江, 朱天辉, 杨莉, 谯天敏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587-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硅胶柱层析获得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非蛋白毒素基础上,以浸渍法进行生测和叶圆片法分析不同浓度毒素对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isis grandis hybrid bamboo)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孢节菱孢菌毒素可使杂交竹呈现典型症状,且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在较低毒素浓度范围内,毒素与杂交竹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防御酶活性呈正相关,与可溶性糖负相关;而当浓度较高时,毒素与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防御酶活性呈负相关,这说明高浓度毒素能使杂交竹机体组织完全破坏,从而证明了毒素在暗孢节菱孢菌对杂交竹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潘阳, 朱晓峰, 王媛媛, 段玉玺, 陈立杰*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596-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生产上新发现的大豆毛口壳叶斑病菌(Aristastoma sp.)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研究。该病菌的Czapek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可获得毒素粗提物。通过对该菌产毒条件的研究表明,pH 7的改良Richard培养液产生毒素生物活性最强,培养温度25℃、黑暗条件下持续振荡培养20 d最有利于该病菌毒素的产生。毒素活性测定表明,毒素对大豆叶片产生与病菌作用相同的褪绿症状,对种子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有致萎作用,说明毒素是大豆毛口壳叶斑病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子。
  • 致病性与抗病性遗传
  • 李强, 夏滔, 李佼佼, 李高宝, 王芳, 王保通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04-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T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及生产品种、中四后代品种(系)的致病范围,预测T4新菌系对我国未来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在苗期和成株期,用T4菌系对供试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T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品种和陕西省生产品种致病范围较窄,毒性较弱;而对含有“中四”血缘的小麦品种(系)有较强的毒性,几乎能感染所有供试的“中四”衍生系品种。在现有生产品种大面积种植下,T4新菌系暂时不会构成对现有品种的威胁;但随着“中四”后代品种大面积种植,感染“中四”条锈菌新菌系将对我国条锈病持续控制构成潜在威胁,必须加强对新菌系的监测。
  • 陈国跃, 陈华, 魏育明, 李伟, 刘亚西, 刘登才, 兰秀锦, 郑有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1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条锈病小麦新种质D31是以印度圆粒小麦(Triticum sphaerococcum Perc.)AS384与普通小麦品系94-3854杂交、回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系。用中国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stritici)流行生理小种条中32号对D31和Taichung29的杂交后代进行苗期及成株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D31对生理小种条中32号表现为全生育期近免疫抗性反应,其抗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Sph。利用BSA法对构建的F2遗传作图群体进行SSR标记分析。通过对400对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群体分析表明,抗性基因与 Xwmc149Xwmc246Xgwm372Xwmc198 具有连锁关系,其中与 Xwmc246 标记连锁较近,遗传距离为8.8 cM。基因和标记之间的顺序为 Xwmc149-YrSph-Xwmc246-Xgwm372-Xwmc198 。根据作图结果,将D31所含的抗条锈病基因YrSph定位于2A短臂上。基于该基因的作图位置与系谱分析,认为该基因可能是1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 病原学
  • 闫佳会, 骆勇, 潘娟娟, 王海光, 金社林, 曹世勤, 马占鸿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18-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快速、及时地定量检测处于潜育状态下的小麦条锈菌菌量,本研究于2009-2010年实施田间试验,在北京和甘肃各设3个试验小区,将小区分割成1 m×1 m或1.5 m×1.5 m的小格。初春刚返青叶片出现症状前,在每小格内采集30片叶,提取叶片基因组DNA,应用已建立的real-time PCR定量测定方法,计算每个样本的分子病情指数(molecular-detected disease index, MDI)。在本试验的天气条件和试验设计下,采样10 d后,调查田间标记采样点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DI,比较MDI和DI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甘肃甘谷3个试验小区的MDI和DI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21=0.813 6,R22=0.884 5,R23=0.592 8);北京上庄3个试验小区的MDI和DI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21=0.742 3,R22=0.578 4,R23=0.858 4)。本研究证明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估测小麦条锈病潜育侵染程度的可能性,为建立分子定量测定田间潜育侵染量系统提供了可靠依据。
  • 研究简报
  • 徐成楠, 周宗山, 吴玉星, 迟福梅, 张红军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26-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丽, 赵小龙, 吴礽超, 李红叶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31-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和建平, 杨雅云, 冯云程, 董超, 阿新祥张恩来, 汤翠凤, 徐福荣, 戴陆园*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35-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丁铭, 尹跃艳, 方琦, 韦加贵, 顾中量, 李红祥, 卢训, 赵健, 张仲凯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40-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正男, 刘萍, 吴云锋*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45-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谢宏峰, 迟玉成, 许曼琳, 樊堂群, 张建建, 吴菊香, 许婷婷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49-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丽, 陈鹏, 周益林, 段霞瑜, 曹学仁
    植物病理学报. 2011, 41(6): 654-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