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的UmPep1、UmPit2和UmSee1基因各设计4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从中筛选出1套引物对LAMP反应体系进行3因素(Bst DNA聚合酶浓度、Mg2+浓度、内外引物浓度比)3水平的优化试验。并对优化的U. maydis LAMP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田间检测可行性试验。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U. maydis,而与其他病原菌的DNA没有交叉反应;灵敏度试验表明,该反应体系的最低检出限为44 fg·μL-1 pEasy-Pep质粒DNA,制作的标准曲线可对U. maydis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也适用于在U. maydis侵染前或侵染早期对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对现场采集的172份田间样品进行检测,其中140个样品显示为阳性。本研究所建立的LAMP体系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并能在45 min内完成对田间样品的检测,是快速、定量检测U. maydis的有效手段。
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松属植物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繁殖和传播速度快,防治困难。RNAi技术是目前研究植物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农杆菌介导灰葡萄孢菌表达松材线虫ncr基因的dsRNA(PDH-RH-NCR),并连续多代喂饲松材线虫使ncr基因表达稳定下调后分析其表型。结果表明,在转有PDH-RH-NCR的灰葡萄孢菌上连续培养10代的松材线虫,ncr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13倍。ncr基因表达下调后,线虫发育缓慢,繁殖力也显著降低;处理4 d后发育成成虫的百分率为61.75%,显著低于PDH-RH-sGFP(89.75%)和空载体(88.75%)处理;而9 d的繁殖量则较PDH-RH-sGFP和空载体处理分别少2 314和2 347条。松材线虫ncr基因表达下调后,4龄幼虫平均寿命(20.9 d)和体内脂肪量(1.340 nmol)则显著高于PDH-RH-sGFP(15.5 d,0.336 nmol)和空载体(15.2 d,0.323 nmol)处理。通过喂饲法RNAi发现松材线虫ncr基因可能与松材线虫的发育速度、繁殖量、寿命、脂肪积累等表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