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1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3-03-10
  

  • 全选
    |
  • 肖悦岩, 曾士迈, 张万义, 王沛有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的侵染过程划分成传染、潜育期(和显症)以及病斑扩展等三个主要环节,分别进行了试验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根据有关气象因素预测日传染率的回归方程,用逻辑斯谛模型根据有效积温预测显症率,分三阶段确定病斑产孢面积日增量,采用FORTRAN Ⅳ语言编成小麦条锈病流行的电子计算机模拟模型SIMYR,它由一个主程序和五个子程序组成。
    用未参加组建本模型的田间病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认为其结构基本合理,并以不同初菌量、不同品种抗病性和不同药剂防治时期进行了模拟试验。对这一模型现存的问题和改进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 研究简报
  • 王志民, 郑光宇, 冯贡泽, 黄传贤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14-1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我们近几年调查,新疆哈密瓜病毒病流行较重,有的甜瓜地几乎全部植株都发病。病原体也不只一种,利用电镜观察到有线状、球状和棒状病毒。
  • 孙恢鸿, 农秀美, 陈永惠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6年来,广西的扶绥等县,在早稻叶片上出现一种细菌性"短条斑"型的病害,其症状很象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期病斑。
  • 顾本康, 李经仪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2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是用脱绒或不脱绒的棉种在80℃温水中预热2分钟后,放在枯萎或黄萎病的查别克氏液体培养的孢子悬浮液中,在25℃恒温下振荡(55~60次/分)接菌24小时,种子上的带菌率可达97.6%,种子内部带菌率为23.2%。人工接菌棉子用有效成分0.3%多菌灵胶悬剂药液,在常温下浸种14小时,可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为防止病害扩大蔓延,病区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
  • 陈守常, 张金钟, 谯正国, 张丽珠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3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橄榄孔雀斑病危害叶片,也侵害枝条和果实,为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经考察,全国植株感病率为73.34%,卡林品种居于首位,病株率高达98.58%,病叶率61.11%,病情指数39.08,引起植株大量落叶、枝枯、树体衰败。
  • 朱培坤, 陆妙康, 朱孔生, 王鸣歧, 王美琪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感染长叶车前花叶病毒的青菜叶片叶柄分别作冰冻切片,运用免疫酶标技术对叶片叶柄内的病毒进行显色定位。观察到病毒与酶标抗体结合而显色的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内和叶柄的薄壁细胞内,在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和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细胞中尤甚。对叶片内的病毒作免疫荧光定位,荧光显色部位基本上与酶标显色部位一致。健叶片叶柄均不显色。
  • 刘福昌, 王焕玉, 芮光绳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72年,辽宁金县大委家公社,在基砧为三叶海棠的国光品种树上,用红星和红冠二品种接穗进行高接换种之后,发生一种衰退病,共3000余株。通过病毒鉴定,初步明确病树中潜带褪绿叶斑病毒(CLSV)、茎痘病毒(SPV)和茎沟槽病毒(SGV)三种潜隐病毒。茎痘病毒是苹果衰退病的主要毒源。
  • 罗宽, 王庄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番茄、烟和木麻黄根围土壤中分离了606个Pseudomonas spp.菌株,94a和22a对番茄、烟和花生青枯病有一定效果。用番茄青枯菌和花生青枯菌通过Co60辐射和紫外光诱变的无致病力菌株,25c、55b对番茄青枯病;45b对花生青枯病;107b对花生青枯病;有一些效果。但不够理想。试验结果证明从植物根围土壤筛选有拮抗作用的P.spp.有可能用于防治青枯病。
  • 濮祖芹, 薛宝娣, 黄丽华, 罗锡英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13(1): 57-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番茄条斑分离物(TMV-L1)、番茄花叶分离物(TMV-L2)、小青菜花叶分离物(TMV-B1)、大白菜灰心病分离物(TMV-B2)、地黄病毒病分离物(TMV-R)和烟草花叶分离物(TMV-N)在22科82种植物上的反应。六个分离物在心叶烟、曼陀萝等7种植物的接种叶上出现局部枯斑、在番茄,龙葵等9种植物上出现系统花叶,在White Barley烟,青箱等10种植物上反应的症状不同,在测试的十字花科植物、菊科等22种植物上六个分离物的侵染力不一致,部分分离物能够侵染,部分分离物不能侵染。对百合科、大麻科等11个科中的测试植物都没有侵染力。六分分离物中只有TMV-B1和TMV-B2寄主范围基本一致,仅症状轻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