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 第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7-03-10
  

  • 全选
    |
  • 范在丰, 裘维蕃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华北高粱红条病叶中得到一种病毒分离物.此病毒侵染玉米、谷子及禾草产生花叶症状,在多年生寄主矛叶荩草(Arthraxon lanceolatus)、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上越冬,在田间由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粟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玉米蚜(R.maidis)、桃蚜(Myzus peisicae)等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汁液摩擦可传毒。高粱品种954066B种子带毒率在本实验中为0.03%.
  • 徐孝华, Curt. H, Williams. P. H.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界分离到的黑胫茎点霉(Phoma lingan)常可发现有致病力和无致病力两类菌株,这两类菌株不但在生长速度和色素产生上有所不同,在几种同功酶图上也有不同。用淀粉胶法测定有致病力菌株和无致病力菌株的同功酶系统发现它们在7种酶系统中酶带位置和数目都表现不同.在MDH、IDH、AAT、GPT、PGM和EST的酶图中无致病力菌株移动较快,而在6PG的酶图中有致病力菌株移动较快,而在6PG的酶图中有致病力菌株移动较快.此外,无致病力菌株的MDHPGM、和AAT均有两条带,而有致病力菌株上只有一条带.
  • 何胜洋, 葛起新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1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用直接解剖法,贝曼漏斗法,直接分离法,差速离心法,贝曼漏斗法+(Drechsler法和直接分离法+Drechsler法从浙江省金华棉花和杭州市的黄杨根围土中分离到9种寄生南方根结线虫的真菌:Verticilliuminsectorum,V.cephalosporium,V.sp.,Harposporium anguillulae,H.oxysporium,Monacro-sporium eudermata,M.cystoporum,M.fusiformisNematoctonus pachysporus.6种分离方法中以直接解剖法和差速离心法效果较好.
  • 田文会, 曹寿先, 魏艳敏, 田世民, 田波, 张秀华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2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于1981年-1985年研究了黄瓜花叶病毒(CMV)对烟草花叶病毒(TMV-T)的干扰作用.用CMV向日蔡环斑花叶分离物(CMV-SRS)为诱导病毒,接种枯斑三生烟十天后,对攻击病毒TMV-T的保护率为85.6%.反之,用TMV-T为诱导病毒,接种枯斑三生烟十天后,对攻击病毒CMV-SRS的保护率为95%(70-100%)证明在CMV-SRS和TMV-T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干扰作用.含有卫星核酸的黄瓜花叶病毒CMVS51、及CM-VS52两个分离物以及CMVS51+TMVN-14(烟草花叶病毒弱株系)免疫心叶烟和枯斑三生烟十天后,对强病毒TMV-P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 王克荣, 陆家云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2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棉花,茄子、辣椒等植物上分离到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36个菌株进行了培养性状变异的研究。试验以分生孢子稀释培养的方法,检查单孢菌落的变异率.从野生型(A型)菌株分离到的92,947个单孢菌落,形成绒毛型(B型)菌落的变异率为5.85%,形成菌膜型(C型)菌落的变异率为0.07%。在绒毛型菌株的1,773个单孢菌落中,形成菌膜型菌落的变异率为0.19%。大丽轮枝菌野生型菌株培养性状的变异率,因试验菌株、单孢个体、营养条件、菌种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不同而异.绒毛型变异体的培养性状比较稳定.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菌种保存的方法.
  • 陈永萱, 施志新, 薛宝娣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3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豆花叶病毒(SMA),花生斑驳病毒(PMV)和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3种Potyvirus病毒进行了免疫电镜(ISEM)的测定。ISEM法同样证实了这3种病毒在血清学关系上的不同。3种病毒抗血清对同源抗原都具有"捕获"大量病毒粒体的能力,"捕获"数量是异源关系或正常血清的20~50倍.ISEM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化性受到包被抗血清的稀释度和在抗原上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捕获"病毒粒体最适的抗血清稀释度是10-3或10-4;抗原处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捕获"病毒粒体的数量,处理时间超过10-20小时即不再增加"捕获"粒体数量.同源抗体抗-抗原反应对病毒粒体上有"装饰"作用,而异源关系没有"装饰"作用。"装饰"的免疫电镜法是鉴别同源病毒的重要标准。
  • 刘家齐, 邓光明, 周浩车, 刘清玉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在重庆地区小麦根腐病一般在30~50%,严重的达到90%以上,甚至引起大量死苗。一般引起减产10%以上,重病田测定减产达58%,严重影响小麦生产.
  • 特邀专题评述
  • 周丽鸿, 胡公洛, 林晓民, 岳佐华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省的花生锈病菌,经过大量标样检测.证明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未发现冬孢子阶段.
  • 吴询耻, 吕士恩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泰安发生一种桃溃疡病,对其症状和病原特点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证实该菌为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 Morgan.查阅有关文献,柱枝双胞霉属在国内尚无记载.本文为首次报导。
  • 谢水仙, 彭于发, 张平高, 苏清实, 吴承岱, 肖悦岩, 何守元, 冯明仪, 林晓明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湖北省西北部包括郧阳和神农架两地区,在海拨1700-2050公尺的高山地带,七、八月份最热一旬平均气温,18.7~19.7℃,虽条锈菌可越夏,但很困难.广泛调查残余的绿色小麦、黑麦植株和自生麦苗都没有发现条锈病,不能为本省广大冬麦秋苗提供越夏菌源。调查了十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仅在甜茅(Glyceria sp.)上发现很少条锈病夏孢子堆,室内接种可侵染小麦,但在条锈病流行中没有发现其作用.
  • 陈吉棣, 徐静荘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4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茶枯病10多年前即有发生,近年发生迅速,直接影响茶叶生产.据调查局部茶园的发病丛率可达8%左右.
  • 特邀专题评述
  • 郭翼奋, 梁再群, 王树棕, 谢雲陆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4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查清河北省坝上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是网腥还是矮腥,按腥黑穗菌标准鉴定方法作了观察比较.
  • 容向东, 张景宁, 王静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木麻黄丛枝病健、病株以及各病级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健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比病株的要强;酶带数多2-6条.病级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与植株外部表现的症状相反,即病情越重,酶活性和带数则越小.因此植株的同工酶变化可看作植株内部的"生化症状",并可用作木麻黄丛枝病、健以及发病程度的简单而有效的鉴定方法.
  • 余永年, 李金亮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疫病是我国橡胶树栽培区的主要病害.自1980年以来,作者分别从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海南岛的橡胶树上和胶园的土壤中共分离出疫霉100余株.
  • 李国玄, 王志民, 孙怡, 郑光宇, 谢浩, 邱并生, 田波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哈密瓜上分离到两种引起坏死症状的病毒,称为哈密瓜坏死病毒(HmNV)和哈密瓜叶脉坏死病毒(H-mVNV).两者都能系统感染哈密瓜,响影植株滞长.
  • 马奇祥, 何家泌
    植物病理学报. 1987, 17(1): 5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了研究小麦根腐叶斑病菌(Bipolars sorokiniana)在不同条件下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结果.小麦根腐叶斑病菌的孢子可在pH2.2-12.4的磷酸缓冲液中萌发,萌发的温度范围为3-39℃,最适温度22℃.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4-37℃,生长的pH范围为2.7-10.3,最适PH因培养基和接种方法不同而异.产孢温度11-35℃,适温20-24℃.碱性培养基(pH9以上)和黑暗下产生的孢子细而短,延迟孢子成熟,光照则促进孢子的发育.